近日,由《商業周刊/中文版》主辦,IBM贊助以及長江商學院提供學術支持的“第五屆企業與人才管理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為期一天,特邀眾多來自商界、學界的重磅級演講嘉賓,近兩百名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知名民營企業以及制造類、生產類、科技類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匯聚一堂,以“企業,科技,人才生態圈”為主題,重點探討科技迅速發展對行業的沖擊以及各行業的應對和新商業時代背景下的企業管理新生態,人才生態圈的認知與協作等熱點議題。
“企業與人才管理論壇” 是《商業周刊/中文版》定期舉辦的年度論壇活動,它始終關注一個商界亙古不變的主題:企業如何發展?包括企業自身發展的配速問題,企業未來戰略,企業人才識別和發展,企業轉型和架構調整等多方面的話題。自2012年起,目前活動已成功舉辦了四屆,累計逾1200人次參加論壇,累計約60位來自世界五百強企業、知名中國民企、相關機構的行業翹楚針對多個代表性話題進行過專業而有趣的分享。
今年的“企業與人才管理論壇”將焦點放在了“科技”與“人才圈”對企業的影響力上。活動由著名主持人蔣昌建先生擔綱主持,商業周刊/中文版事業群出版人、現代傳播集團執行董事李劍,長江商學院經濟學及人力資源學教授、副院長王一江教授,騰訊集團人力資源總監陳雙華,平安集團員工服務管理部總經理李文宇、IBM大中華區分析事業部社交商務SaaS業務總監鄭偉, IBM全球咨詢服務部副合伙人、人力資源轉型咨詢總監毛靜萍等眾位業界翹楚齊聚論壇,各抒己見,針對“科技、企業管理、人才、生態圈”等幾個主題熱烈討論,并提供了諸多深具價值的觀點。
在論壇上,騰訊集團人力資源總監陳雙華發表“人才的生態化管理和創新探索”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陳雙華提到當人們提及騰訊,往往認為騰訊“霸占”著很多行業,但現在騰訊已經在創造一個個“生態圈”——很多管理啟發和需求源于業務布局的不斷變化和進化。作為一家真正生態化的商業組織,一方面騰訊會有很多投資,投資后會給合作伙伴更多的幫助,例如輸出資源、技術、解決方案等,同時騰訊甚至會專門提供針對投資公司的人力資源分享交流和顧問服務。這些服務既能幫助所投公司獲得良好發展,同時也對騰訊投資產生額外價值——經常能以比較低的價格拿到好的投資項目;另一方面,騰訊也把離職員工視為生態圈的一部分,通過“南極圈”等組織進行系統化運營,使這群具有強烈騰訊烙印的優秀人才活躍在騰訊生態中。
陳雙華分享了騰訊的獨特人才之道,騰訊的新視角——生態化,以及騰訊推崇的方法論——產品思維。而現在正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黃金時代”,互聯網+帶來的企業人才驅動的模式會越來越強,同樣的,人才競爭和人才發展、人才培養速度的挑戰也大大增加。
陳雙華認為網絡化的生態組織越來越重要。這類組織可能會呈現以下特點,比如節點變得更加重要,中心變得弱化,但是仍然需要強大的平臺支持持續性的創新。所謂的組織生態化有以下幾個要點:一是整個生態要有強壯的文化主干;二是精兵強將越來越重要;三是強調自由市場的機制,而不是行政干預的機制;四是尊重整個生態里的個性化發展;五是成就別人的心態;六是智能化的探索非常重要,這是大勢所趨。
面對這些變化的時候,陳雙華認為產品思維是很重要的。產品經理的思維是這樣的——用戶畫像是什么樣,他們在哪里,他們的語言是什么,需要是什么?如何讓用戶參與,讓角色透明化,如何快速敏捷迭代,如何進行管理優化?陳雙華的建議是HR 50%的時間要和業務在一起,而不是孤立和HR在一起。因為很多創新是來自于跨界的融合,當管理討論不清的時候,業務往往會給你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