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緣實驗學校學生因開學晚到一天被通報批評,這起事件昨日持續發酵,學生家長及校方均補充了一些事件的細節,而網友除對該事件關注外,更紛紛表示,學校和家長是否能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事情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上,并正確引導孩子正確對待這件事情。
家長:沒回復就是默認
昨日,當事家長補充,當天家長會后,她拿著書面假條去找馬老師,“當時我在電話里說要交假條,他說不見我。”家長就在馬老師辦公室門口等了很久。后來馬老師終于接電話,并在電話里說“(假條)放我辦公室”。
家長說,在交完書面假條的當天,她又發了短信,短信的內容和假條上是一樣的,可是馬老師沒有任何回復。家長表示,這種情況在法律上可以視為默認同意。
該家長還表示,事后在與學校溝通中他們道歉,并請學校不要處罰孩子。該家長說,學校的處罰也是沒有依據的,反而在省學籍管理規定中有明確學校要做處罰前,應該先跟家長溝通。
校方:沒收到請假短信
對于家長的說法,當事的馬老師說,學校幾年前就有明確規定,在“放假前的三兩天”和“開學前的一兩天”這兩個時間段請假,學校從嚴且基本不批假。因此,在這名家長找到他時,他很明確告知“誰都不會給批假的,因為學校的管理規定就是這樣”。
馬老師說,當天這名家長來交請假條,他確實不在,家長要按照請假程序走,他就讓其把假條放在辦公室,但是事先包括班主任、年段長都有跟家長說按照學校規定,這個假是沒法批的。
至于家長提到的有發短信給馬老師,昨日馬老師肯定地說,沒有收到這一短信。
網友:一切為了孩子好
在雙方的爭辯中,網友認為,無法去簡單判定到底誰對誰錯。可不管此事后續如何,還是更應該多去關注孩子的心。雖然家長和學校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現在的做法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而學校方面也要考慮現在的孩子自尊心較強,教育手段上不一定要一味地處罰。本報在此也期盼接下去雙方關注的焦點能放到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面對挫折,從中汲取成長的養分,因為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
[網友觀點]
又聞子規啼
學校可以通過表揚按時到校的學生來教育未能按時到校學生,而不是簡單粗暴地通報批評,這不是教育,而是打擊!
不沉之月
學校的做法無可厚非。現在很多學生每到節假日都早走晚歸,影響學校秩序!學校如果沒措施,那規章制度不是形同虛設么?
落葉紛紛
學校的處分對孩子來說,會有心理負擔。父母按校方的規定提交請假單,不批假的話,校方要給出明確的說法,這樣就不會產生現在的狀況。
焉知魚之樂
我覺得應該處罰家長,比如到校門口值日一周。家長、校方溝通不及時、處理不妥當,后果卻讓小孩子承擔。記者 許蔚菡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