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腔不衰 激情亮嗓
人山人海 扛娃逛會
記者李紅汛通訊員楊國棟文記者平偉圖
2月20日上午8點40分,陣陣大風卷得塵土飛揚,河南寶豐縣中華曲藝展覽館前空曠的麥地里,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藝人們紛紛支好大鼓、調試好二胡、架上喇叭等家伙什,河南墜子、大鼓書、蘇州評彈、快板、琴書等曲種應有盡有……
此時,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群眾,或自行車,或摩托車,或拖拉機,或步行,如潮水般向馬街書會匯集。
9點一到,麥田里響起簡板聲、琴弦聲、二胡聲,頓時,27公頃的麥田里熱鬧起來,如潮水般的人群仿佛聽到“號角”,加速向開始表演的藝人攤點涌來,喝彩聲、鼓掌聲隨即響起。
2月20日(農歷正月十三),延續790多年歷史的馬街書會精彩開鑼,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多名民間藝人在空曠的麥田里支上大鼓,紛紛亮嗓。
當天上午,頂著大風,今年72歲的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帶領她和丈夫王印權的45名弟子“組團”來到馬街書會現場亮書獻藝,舉辦劉蘭芳與馬街書會35周年回顧演唱會。而鞏漢林、黃宏、范軍等明星的趕到馬街書會助陣,使得當天的現場觀眾達23萬多人次。
1981年正值劉蘭芳的《岳飛傳》在全國熱播,當年正月十二,劉蘭芳第一次來到馬街書會,使得馬街書會人氣空前暴漲,時謂“萬人空巷看蘭芳”。
據馬街書會會務組統計,今年參會的民間曲藝藝人886人332攤,戲劇、雜技等其他民間表演類藝人638人。來自吉林、遼寧、山東、山西、安徽等10余省份及河南省30余個縣市的民間藝人參加,有東北大鼓、鳳陽花鼓、漁鼓道情、河南墜子、三弦書的10多個曲種。
記者注意到,書會上更多的是樸素傳統的說書藝人,他們通常由2至5人搭配為一組,有人負責演唱有人負責拉弦子,現場還有幾個能把所有說書樂器齊聚一身,邊拉弦子邊打簡板還邊演唱的“絕人”。
“馬街書會是民間藝人心中的‘圣地’,我們每年來到會場,扎攤設點,分文不取,只為以曲會友,展示藝術風采,爭奪書會狀元。”一位來自山東菏澤的藝人告訴記者。
來自葉縣的68歲老藝人馬妞盡管雙目失明,但他每年都要讓弟弟領著趕到正月十三馬街書會彈唱一番,至今已經堅持了40余年。
記者從寶豐縣委宣傳部獲悉,為保護馬街書會傳統民俗,從今年起,寶豐縣政府每年都會拿出百萬元,設立馬街書會民間藝人補助專項資金,對前來參加馬街書會的民間曲藝藝人和接待民間曲藝藝人的農戶進行補助??h內上會亮書藝人每人補助100元;平頂山地區(寶豐縣以外)上會亮書藝人每人補助200元;省內(平頂山市以外)上會亮書藝人每人補助300元;省外上會亮書藝人每人補助400元。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