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王娟娟一樣,在全國人口和勞動力大省的河南,農民工“返鄉”就業正成為常態,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
根據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17日公布的數據,“十二五”時期,該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省內就業超過省外轉移的歷史性轉變,累計新增451萬人中,85%以上在省內就業。2015年,省內就業的比例又提高兩個百分點。
河南轉移就業總人數為2814萬,官方稱“居全國第一”。到2015年底,河南省內轉移1653萬人,省外輸出1161萬人。這意味著,超過一半以上的農民工已經在“家門口”就業。
春節期間,中新社記者在河南一些農村走訪時發現,許多農民工年前早早回到家,過了年遲遲不愿離家去。問及原因,有企業效益問題,有其他因素,和王娟娟同樣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數。
過去,河南的官員追著企業要把富裕勞動力送出去,甚至不惜租用大巴。農民工也喜歡往北上廣、往東南沿海發達省份跑。
如今,“返鄉”的農民工反倒吸引了企業來“追”,包括代工巨頭富士康在內的一批知名企業落戶中原腹地。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把河南視為投資沃土。
事實上,勞動力資源已經成為河南對外招商的一張特殊名片。據河南商務部門統計,目前,投資河南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達到84家、國內500強企業達到156家。
為讓農民工適應企業用工需求,過去五年,河南累計投入160多億元人民幣,組織各類培訓2490.8萬人次。今年,河南計劃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0萬人。
作者:李志全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