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訊(記者 胡夢 通訊員 李韻熙 蔡敏)昨日,突發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熊貓血”患者曾先生終于從重癥監護病房轉出,醫生說他闖過了鬼門關,一周后可出院過年。由于熊貓血血型罕見,加之冬季血荒,手術需血量大,同濟醫生巧妙地運用“血小板分離術”精準輸血,為其排除了“定時炸彈”,這也是在華中地區心外科手術中的首次應用。
1月23日晚11點,同濟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微信群滴滴響個不停,荊門一家醫院緊急發出求救,46歲的曾先生患兇險的主動脈夾層瘤,準備轉到武漢手術。凌晨兩點,曾先生來到同濟醫院,可查血結果發現,他竟然是“熊貓血”,由于血荒但曾先生又需要緊急手術,一下子陷入了危局:而主動脈夾層的手術用血量極大,普通的需要3000—4000毫升,相當于人全身的血量,最少也需要2000毫升,該科主任魏翔為了爭取時間,立即決定進行精準輸血。
血庫送來了寶貴的400毫升熊貓血,術中只能通過自體輸血,從病人自身采取用血,又采用離心血小板分離技術將血液精準分離,紅細胞、血漿等成份用于術中,血小板專用止血。這樣同一份血液化作兩份或三份用,節約了90%的用血。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