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江丞華 王賀健)廣東惠東縣鐵涌鎮衛生院醫務人員 辦理虛假出生證收取感謝費 買童家庭借此給孩子上戶口 涉事院辦和婦產科倆主任被判徒刑1年。
衛生院婦產科主任讓護士、醫生配合偽造住院分娩病歷等材料,再讓辦公室主任加蓋專用章,最后以3000元的價格將這份“出生醫學證明”賣給收養被拐兒童的夫婦。有了這份證明,孩子就能正常上戶口。這也意味著,被拐賣的孩子完全成為另一個人,親生父母可能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子女了。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廣東省惠東縣鐵涌鎮衛生院婦產科主任梁少泉,先后為5對夫婦辦理了虛假的出生醫學證明。在此前明知找上門來的是“媒體朋友”的情況下,梁少泉仍貪圖7500元的感謝費,答應辦證,結果被暗訪曝光。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梁少泉已被廣東省惠東縣法院以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廣東省由此展開的專項整治行動,不久前才結束。
事件起因 買童家庭花千元購得出生證
2014年10月31日晚上,著名打拐志愿者孫海洋發微博通報自己的行程:“有一個村竟有10多個冒出來的來歷不明兒童,我有些坐立不安,今晚我將驅車數百公里去到一個偏遠的農村解救,希望當地警方給力。”
孫海洋所說的“偏遠的農村”,在福建省長汀縣童坊鎮。童坊鎮地處大山深處,買孩子的家庭毫不避諱地承認,買來孩子以后,上個戶口只花了四五萬。其中一個婦女得意地表示,她只花了2萬元就把孩子的戶口上了。
孫海洋的微博,使得多名打拐志愿者趕到童坊鎮,央視記者也隨即趕到。5名被拐兒童被警方解救后,2014年11月17日,央視播出了題為《寧靜小鎮賣子成風》的暗訪調查報道。
央視的報道披露,警方解救的5名被拐兒童,有2名是收養父母購買“出生醫學證明”,進而成功登記戶口的。“其中1戶是從廣東購買的,花了1000元。”福建省長汀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隊長劉慧生接受央視采訪時說。
劉隊長口中的這戶收養人家姓童,孩子的出生檔案來自廣東惠東縣鐵涌鎮衛生院。福建警方前往鐵涌鎮衛生院調查,該院保留著從產婦入院到孩子分娩的全套住院記錄。這意味著,這張“出生醫學證明”是真的,上面還簽有醫生梁某的名字。
央視暗訪 被警方調查兩次仍頂風賣證
既然是買來的孩子,養父母手里怎么會有真的出生證?央視記者到鐵涌鎮衛生院暗訪,先是找到該院辦公室董培滿,提出要為親友的孩子補辦出生醫學證明,但被對方拒絕。董培滿對央視記者稱,需要孩子的親生父母來補辦。
當天下午,央視記者直接找到在出生證上簽字的婦產科主任梁少泉。得知記者來意,梁少泉現場掏出手機聯系中間人。掛掉電話后,梁少泉稱出生證在這里補辦不了,但可以過兩天從另一家縣級市的醫院辦到2011年的出生醫學證明,價格為7500元。
央視記者嫌價格太貴,梁少泉解釋說,之前因為給福建長汀縣被拐賣的孩子偽造出生醫學證明,“公安局來調查過兩次”。梁少泉稱,他們現在辦出生醫學證明要比以往更謹慎,只給熟人辦,價格也更高。
暗訪過程中,梁少泉告訴央視記者,那個被拐賣到福建長汀縣的孩子,壓根沒來過鐵涌鎮衛生院。梁少泉稱,當時為了讓孩子的出生醫學證明看上去天衣無縫,她特意走了全套出生手續,“只要孩子家長不說,誰也看不出來孩子的出生醫學證明是假的。”
在衛生院談妥后,央視記者剛走出大門,就接到辦公室主任董培滿的電話。他向央視記者強調了梁少泉的意思:“我們只包上戶口,出事概不負責。”2015年1月21日,央視播出題為《“出生證”買賣黑幕》的暗訪報道。
立案調查 院辦、婦產科主任移送專案組
央視的報道引起全國關注。惠東縣鐵涌鎮常住人口僅4萬人,鐵涌衛生院是該鎮唯一一家規模較大的公立醫療機構。媒體曝光后,院方承認視頻中出現的就是該院婦產科主任梁少泉,和院辦公室主任董培滿。
梁少泉是鐵涌本地人,在醫院已經工作20多年。由于該院尚未實施電子化辦公,仍采用紙質處方,給了梁少泉、董培滿等人偽造出生醫學證明的機會。至今,惠州市衛計局網站上仍然掛著該局針對此事做出的通報。
惠州市衛計局通報稱,2015年1月21日央視報道后,該局按照廣東省衛計委指示,當天召開專題部署會議,要求惠東縣衛計局迅速調查事件情況。并于當天下午成立了由分管局長為組長,婦幼、基層指導和衛生監督工作負責人等為成員的工作小組,趕赴惠東縣鐵涌衛生院,會同省衛計委派出的調查組進行調查。
惠東縣也成立了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任組長,副縣長和副縣長兼公安局長任副組長,紀檢監察、檢察、公安、衛計等部門參加的專案組,當天下午趕到鐵涌鎮衛生院調查取證。
惠州市市委書記和市長也作出批示,并委托副市長于當天報道播出后的深夜,召集市紀委監察局、市委宣傳部和市衛計局、公安局、應急辦等部門,召開緊急工作部署會議。要求市紀委監察局牽頭,聯合市衛計、公安等部門以及惠東縣委縣政府,成立專案調查組現場督查督辦。
專案組對鐵涌鎮衛生院2010年以來分娩記錄、《出生醫學證明》簽發等原始資料全部封存,責令鐵涌鎮衛生院長、分管副院長停職檢查,涉案人員梁少泉、董培滿停職并移送專案組接受調查。
倆主任為感謝費合作違規辦證
2015年1月21日晚,惠東縣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工作人員前往鐵涌鎮衛生院調查取證。
檢方出具的到案經過顯示,央視報道當天惠東縣檢察院檢察官就看到了新聞,認為鐵涌鎮衛生院相關工作人員可能存在職務犯罪,當晚即前往衛生院調查取證。梁少泉、董培滿在接受詢問時,均承認了受人請托,違規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的事實。2015年1月24日,兩人被刑事拘留。
法院查明,梁少泉在衛生院負責開具出生醫學證明首次簽發登記表并填寫出生醫學證明,董培滿負責使用該院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審核并發放出生醫學證明。
調查顯示,2010年6月,惠東縣平海鎮衛生院醫生翟某找到董培滿,要董幫忙在鐵涌鎮衛生院開一張出生醫學證明,表示會給3000元感謝費。董培滿答應了翟某,他找到婦產科主任梁少泉幫忙,將需要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的嬰兒性別、姓名、出生日期及父母身份證復印件等資料拿給了她。事后,董培滿分給梁少泉感謝費1000元。
案件細節 醫生知情仍按領導意思辦
惠東縣政府公布的調查報告詳述了違規辦證的具體過程。梁少泉制作了出生醫學證明首次簽發登記表,以及“孩子母親”住院分娩病歷醫師治療部分的內容,讓護士賴某制作了住院分娩病歷護理部分的內容,從而完成了“孩子母親”2010年6月25日在鐵涌鎮衛生院“住院分娩”的20頁病歷。
梁少泉將出生醫學證明首次簽發登記表和住院分娩病歷拿給婦產科醫生謝某,讓其帶一張空白的出生醫學證明(編號為K440130500)去辦公室找董培滿打印,由董加蓋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董培滿把出生醫學證明拿回家,通知翟某來家里取走。
中間人翟某作證稱,買孩子的男子,雖然是福建人,但平時在惠東縣平海鎮打工,所以找到自己幫忙辦出生醫學證明,目的是“省得日后入戶麻煩”。護士賴某作證稱,當時她還在實習,填寫假病歷是梁少泉授意的,當時梁少泉讓其填寫病歷時,分娩記錄的內容是空白的,而正常情況下內容是醫生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填寫的,當時她就意識到病歷是假的。
醫生謝某接受檢察官詢問時表示,她已經發現產婦不是在醫院住院生產的,也問了梁少泉。梁說反正交過費,叫其不要管,直接按她給的信息制作。謝某后來就沒再多問,按照梁少泉的意思偽造了材料。
為7500元給媒體朋友辦證
法院還認定,除了被媒體曝光的這起犯罪事實,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梁少泉還以類似的方式,給另外4對夫妻辦理了虛假的出生醫學證明,分別收取辦證費用1200元、700元、2000元和1500元。而購買出生醫學證明的夫妻,購買目的主要是為了憑證給孩子上戶口。
記者還了解到,央視記住之所以能獲取梁少泉的信任成功暗訪,是因為找的中間人是梁少泉的表妹。梁少泉的表妹作證證實,她找到梁少泉,明確告訴她是一位在媒體工作的朋友,小孩超生怕罰款,需要一張出生醫學證明入戶。
梁最初說很難辦,之后又說可以搞到河源市的出生醫學證明,但比較貴。梁少泉的表妹專門為此從深圳坐車找到梁,將7500元感謝費連同相關材料給了她。第二天,梁就把出生醫學證明辦好了。
法院判決 兩人均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
法庭受審期間,董培滿、梁少泉均表示認罪。但梁少泉同時認為,自己“是一位醫者仁心的醫務人員”,堅守在醫療崗位處理過大量醫療事件,救助幫助過大量病患,請求法院從寬處罰。
據了解,惠東縣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時,聯合惠東縣紀委開展了“庭審觀摩·以案說法”活動,邀請惠東縣衛計委班子成員、縣各鎮衛生院院長及計生辦主任共80余人到場參與旁聽。這些人員庭審后均表示“庭審觸動心靈”。
惠東縣法院經審理認為,梁少泉、董培滿在分別擔任鐵涌鎮衛生院婦產科主任、辦公室主任期間,接受他人的請托,超越權限、違反規定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兩人的行為構成了濫用職權罪。
梁少泉利用職務便利條件,接受請托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賄賂,其行為構成受賄罪。董培滿在履行審核、發放出生醫學證明的職責的過程中玩忽職守,致使鐵涌衛生院多次違規發放出生醫學證明,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其行為構成玩忽職守罪。梁少泉、董培滿接到辦案機關的電話后主動到案,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犯事實,法院認定屬于自首,可減輕處罰。
2015年7月28日,惠東縣法院以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判處梁少泉有期徒刑1年;以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判處董培滿有期徒刑1年。
整治進展 廣東將完善出生證管理系統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媒體的暗訪報道,在整個廣東省也形成強烈影響。廣東省衛計委為此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偽造、變造《出生醫學證明》以及買賣、使用偽假《出生醫學證明》等違法犯罪行為。
日前,為期10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宣告結束。根據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廣東省衛計委開展《出生醫學證明》管理拉網式自查,重點檢查2010年至今所有相關檔案資料,對《出生醫學證明》首次簽發率低、廢證率高、群眾投訴意見多的地區重點督導;商請廣東省通信管理局清理互聯網上買賣《出生醫學證明》的信息;與《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和簽發人員簽訂責任書,加強病案管理;明確簽發各個環節人員的職責,嚴格落實專人負責,證章分開的管理制度;完善“廣東省出生醫學證明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實現《出生醫學證明》管理信息與公安部門相關信息的共享與互查。
《法制晚報》記者還了解到,整治行動期間,廣東省衛計委收到群眾反映,稱部分地區將出生醫學證明的發放與計劃生育證明掛鉤,導致部分政策外出生的新生兒不能正常申領出生醫學證明。
2016年1月15日,廣東省衛計委向媒體通報,廣東已將政策外生育行為與《出生醫學證明》脫鉤。廣東省衛計委強調,不得以新生兒是政策外生育為由拒絕或延遲發放《出生醫學證明》,如果違規情況嚴重,經查實要給予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延伸采訪 婦產醫生稱一些基層衛生院管理不嚴
法晚記者調查發現,如今互聯網上仍有大量叫賣出生醫學證明的信息,價格大多在8000元到20000元之間。一位婦產科醫生告訴《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出生醫學證明被稱為“人生第一證”,它能證明新生兒的血親關系,是嬰兒上戶口前唯一的合法身份證明,只有正規醫院才具有出具的資格。出生證的辦理時間一般為新生兒出生后的一月內,新生兒父母持夫婦雙方身份證明和《出生醫學記錄》到產婦戶口所在地的婦幼院、或分娩醫院辦理出生證。
這位婦產科醫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嚴格來說,出生醫學證明必須分三部分管理,就是說拿章的人、拿空白證的人、簽發的人都是分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能發現哪里有管理漏洞。但在很多基層的衛生院,出生證大多只有一兩個人在管理。”
新生兒沒出生證無法上戶口
記者了解到,出生醫學證明在為新生兒報戶口、報銷生育險、孩子上幼兒園等階段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為新生兒報戶口,出生醫學證明是不可或缺的材料。“為新生兒報戶口,需要新生兒父母或監護人憑《出生醫學證明》到新生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戶口登記機關憑出生醫學證明辦理出生登記手續,并保留出生醫學證明的副頁作為新生兒進行出生登記的原始憑證。”一位戶籍警告訴記者說。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梳理大量買賣出生證的相關報道后發現,購買出生醫學證明,多是為超生二胎、非法渠道抱養的孩子、甚至是拐賣來的孩子上戶口。
堵戶口漏洞打拐難度降八成
戶籍警表示,一旦有人能花錢買到出生醫學證明,則意味著被拐賣和來歷不明的孩子將被改掉身份,而警方和孩子的親生父母可能永遠也找不到這些孩子了。
從2007年開始關注拐賣兒童犯罪、已經成功解救了100多名被拐兒童的著名打拐專家仔仔(化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孩子被拐賣以后如果沒有戶口,不論是以后上學還是找工作,都很容易暴露問題。
“如果能夠堵住辦理出生證明的漏洞,打拐難度會降80%。”2015年,仔仔寫了《致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的建議》,詳細列舉了戶籍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建議。“如果被拐賣的孩子上不了戶口,買家過不了年就會暴露的,也就沒有那么多人買孩子了。”仔仔表示,他一直在為推動這項工作而努力,這才是“治本之策”。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