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野蠻生長了兩年的互聯網金融,終于在這個冬天迎來了必定會到來的監管收網:e租寶的立案、大大集團的各種爆料、泛亞危機……讓非法集資、詐騙、非法吸儲甚至洗錢成為籠罩在行業上空的陰霾。在信任危機加劇、規范細則落地之際,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日子又該如何渡過?
信任危機已至
根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P2P行業累計交易規模達1.25萬億元。
但在野蠻生產的狀態之下,跑路、提現困難等負面陰云始終籠罩著整個行業。任何一家企業仿佛都想在這一領域插一腳,刷刷存在感。越來越多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出現,令整個行業的風險也在不斷積聚。
近期,隨著一些看似規模巨大的平臺相繼被查,一時間人心惶惶、嚇退不少投資人。日前,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各有關地方公安機關已對“e租寶”網絡金融平臺及其關聯公司涉嫌犯罪問題依法立案偵查,對相關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強制措施,對涉案資產實施了查封、凍結、扣押。
深圳的另一平臺朋友貸于2015年12月9日發布公告稱,平臺正在接受深圳經偵的調查。據其12月15日的公告顯示,由于公司大部分員工以及公司中層以上領導尚沒有離開調查,平臺處于真空期,將實行特殊時期的提現及與債轉股方案。而近期陷入輿論漩渦的大大集團,也于12月17日回應道,大大集團及其母集團申彤集團由于受到近期事件的影響正在接受經偵檢查。公司賬號、賬戶已被暫時封停,資金暫不能往來。
事實上,從今年6月開始,P2P行業就已經被監管層盯上。6月,中鑫富邦被警方勒令停業,7月,騰騰聚被警方要求7天內清盤還清投資人資金,之后,德利貸、微投網、錢貸貸等平臺員工相繼被帶走調查。
而引發廣泛關注的還是今年9月國湘資本和融金所被經偵部門協助調查。國湘資本的運作模式是先以高息吸收資金再放貸,屬于明顯的資金池操作,與監管要求的P2P信息中介的定位相違背。同時,國湘資本的借款人主要是酒企,而國湘資本母公司國湘集團的主營業務就是酒產品的銷售,因而存在自融嫌疑。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融金所被查或因發虛假標的。對于監管層密集的調查舉動,網貸之家分析師張葉霞表示,從去年開始,網貸行業的問題就已經爆發了。預計監管政策出臺前肯定還會經歷大的震蕩,一些不符合監管要求的問題平臺肯定還會被繼續曝光。
密集提現的考驗
不過,年底本來就是P2P平臺提現、兌付高頻期,今年隨著警方的不斷介入,問題平臺屢遭曝光,不少投資者開始撤離,令P2P行業這個冬天更添一絲涼意。
對于帶有互聯網基因的P2P行業來講,用戶黏性較弱,一旦出現一絲風吹草動,極易對投資者信心造成影響。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平臺獲悉,年底多家平臺遭遇調查后,對行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不少平臺迎來提現高峰,不過目前已經恢復平靜。愛錢進CEO楊帆表示,據第三方支付人員介紹,行業前幾天迎來贖回高峰,高峰之后幾天影響漸小。
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稱,在被調查之前,e租寶的廣告覆蓋面大,成交量和增速也都異常高,這也給投資者帶來了一種其是“網貸行業”中發展快速平臺的錯覺。這樣的平臺觸雷讓投資者心驚,給正常的網貸行業造成了較負面的影響。
除了線上交易外,線下交易也受到了問題平臺的影響。楊帆表示,問題平臺事件對傳統線下模式沖擊非常大,依靠線下理財和地推模式攬客的平臺成交量大幅下降。一些原本打算簽的單后來都被取消了,還有不少投資人要求贖回。
在惠人貸CEO李晨看來,今年互聯網金融圈中的網貸行業邁入了“萬億時代”,作為發展潛力巨大的一塊“大蛋糕”,來自多行業的數千家平臺的相繼涌入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規律。在行業整合期,“信任寒冬”是由個別問題平臺所導致的行業現象。任何市場都遵循“優勝劣汰”的規律。
民信總裁冷厲認為,e租寶帶來的不利影響肯定存在,但也不宜過于恐慌,監管層在大的方向上還是以鼓勵為主,但一定要把握好創新的度。此次e租寶事件給整個行業敲了一記警鐘,平臺要做好自我約束,在創新過程中要牢記哪些紅線、底線不能逾越。
銀客網總裁林恩民則認為,不存在信任危機,而是結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明年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將轉向一個新的時代,只有扎扎實實做業務的平臺才會存活,而那些想通過大而不倒、非法集資、虛假標的把業務做起來的公司自然而然會被淘汰,讓這部分不是實實在在做業務的企業幻想破滅。
李晨表示,在政府利好政策的鼓勵下,互聯網金融作為傳統金融的補充角色被予以充分肯定,因此目前行業所處的寒冬更像是“助推劑”,能夠鞭策優勢平臺的良性發展?!安缓弦巻栴}平臺的出局,對行業而言利大于弊:不僅有助于提高行業的規范程度,還有助于讓用戶在選擇平臺時,更注重平臺債權是否真實安全、經營是否合法合規?!苯鸬袄碡擟EO鄧巍說道。
債權安全和風險控制
隨著監管細則的即將推出,P2P平臺的野蠻生長時代也將告一段落,對于平臺而言,又將如何渡過目前的信任寒冬迎接即將到來的監管年?
鄧巍表示,對于平臺來說,不管何時第一要務都是要保證金融資產安全,把債權安全和風控體系放在首位;對接安全性高、風險可控的優質債權,為投資用戶提供可持續的合理收益。
“投資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根基在于金融資產要安全。信任不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事情,平臺要不斷增強信息的透明度,讓投資用戶了解平臺對接的金融資產的各方面情況,尤其是風險點在何處和如何對風險點進行風控才能實現債權安全,這是一個需要長期了解的過程??傮w來說,平臺的透明度越高,就越不容易陷入信任危機?!编囄≌f道。在監管細則未出臺之前,P2P平臺的運營僅靠自律,導致整個行業中合法合規平臺占比較少,比如平臺是否完全沒有觸碰投資人資金、是否僅作為信用中介等。
冷厲則表示,在行業遭到信任危機的情況下,P2P平臺一方面應展開自我整改,從崗位流程、滿標效率、資金是否及時到達借款人手中,以及在發標過程中是否出現錯誤等方面進行調查,確保業務流程的合法合規;另一方面要對投資人、公眾及員工傳遞正確信息,網貸行業是受到國家認可、大力推進的創新行業。雖然存在一些違規平臺,但整體行業是在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李晨則表示,互聯網金融行業渡過“信任寒冬”可以從內外兩個層面雙向努力。從行業內部層面來說,自律與創新尤為重要。平臺秉承安全的風控理念,才能贏得投資人的信任。平臺應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風控體系,優選資產項目,從源頭上降低風險。監管細則的出臺更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岳品瑜實習記者劉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