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表示:“我們認為很多中概股企業對于回A的大的方向是比較確定的。過去幾個月變化的更多的是節奏。我們看到夏天股市波動后可能中概股回A的動作相對放緩了一些,但是近期隨著市場的轉暖以及對注冊制和新三板的期待,明顯能感覺到中概股回流的速度有所加快?!?/p>
隨著A股IPO重啟和市場穩定,半個月內,包括分眾傳媒在內三家中概股宣布其上市路徑獲批的喜訊;而在美國市場,中概股提出新的私有化要約的消息也開始不絕于耳。
“最近明顯能夠感覺到中概股回流的速度有所加快,”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表示。作為回歸A股的堅定支持者,王冉認為,對于中小盤科技、互聯網公司,A股市場不但能夠更好連接消費者,目前的估值、融資規模更可以將企業的運營提升到新的層面。
“我們接觸的中概股企業,在股市波動期間也沒有放棄過回歸A股的方向,目前經過調整現在又回到了一個快速回流期?!?/p>
在過去的幾個月之間,全球資本市場可以說都發生了一輪大的變動。在上一輪的市場波動結束后,中概股的市值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與此同時,國內的市場波動以及近期一系列寬松措施也給國內的資金面帶來了一定的改變。一系列變革之后,中概股回流出現哪些特點?是否還有可能重現暴風科技的爆發性的估值增長?《21世紀經濟報道》就此對王冉進行了專訪。
《21世紀》:近期股市回暖,我們觀察到的趨勢是怎樣的?這輪股災過后,回A路徑是否有變化?
王冉:我們認為很多中概股企業對于回A的大的方向是比較確定的。過去幾個月變化的更多的是節奏。我們看到夏天股市波動后可能中概股回A的動作相對放緩了一些,但是近期隨著市場的轉暖以及對注冊制和新三板的期待,明顯能感覺到中概股回流的速度有所加快。
對于路徑選擇,股市的波動確實帶來了一定的變化。今年很多企業退市期待能夠趕大漲行情,但夏天開始一方面出現市場波動,使得企業不再有時間上的壓力;另一方面國家發布了196號文,允許電商企業不需要清除原有架構,部分電商企業不再需要拆除美元投資。雙重因素導致未來回歸可能會出現一種不需要拆VIE的新模式。預計這些企業可能會再更多等待政策的進一步的落實和下一波的行情。這可以說是最新的一個變化。
《21世紀》:在回流潮加速的同時,近期美股市場對中概股也有很多利好的消息,包括中概股納入MSCI,攜程、阿里在內的多個股票都有很好的市場表現。在你看來,什么樣的企業應該回來?
王冉:美股市場是全球最成熟的資本市場,分析師注重基本面分析,對于包括阿里在內這些大公司來說會有一個合適的估值。我們認為有一定規模的公司,進駐美國市場仍然是很好的選擇。
但對于大多數中小盤股來看,華爾街總體對中小盤公司的不信任將會持續存在。此外,近期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大的擔憂已經反射到二級市場定價當中,因此中小盤股票的估值應該在短期內仍然比較低。
A股市場的一個特點是投資人不成熟,也不會很快成熟,更多依賴于想像和模糊的概念,因此,其對新興經濟模式的公司也會更加接納。
現在隨著這波VIE架構的企業回歸,創業者們需要思考的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回歸本身的問題了,而是回歸之后怎么辦,如何從一家幾十億或者一百億市值的公司,做成300億、400億市值的公司,之后做哪些并購和整合,快速地越過500億這個門檻,做成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然后搭建自己的完整的生態體系。
《21世紀》:經過市場的一輪波動,現在一級市場估值情況如何?
王冉:在市場波動最厲害的7、8月,大家感覺一級市場也會隨之受到影響。但從我們接觸幾十個項目來看,這兩三個月基金估值確實有往下壓的趨勢,但是這種下壓的價格往往不能成交,最后的趨勢事實上是成交時間變長,而最終成交價格并沒有很大幅度的下滑。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現在人民幣基金市場依然風起云涌,總會出現新的基金,這更給估值帶來一定保證。以易凱作為財務顧問剛剛完成的微影時代C輪融資來看,該企業的市場估值已高達100億人民幣。
《21世紀》:投資接盤中概股本質上是單一私募股權投資交易,投資的邏輯、風險與普通的PE基金一樣。請問易凱目前如何辨別風險,如何選擇項目?
王冉:我們在看項目的時候本質上還是選擇未來能夠在A股上市,或者很容易成為A股公司并購目標的公司。
從企業特點來看,我們最關心的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企業。此外,我們也很關注公司的運營狀況,比如一些現金流非常好的游戲公司、以及盈虧平衡的互聯網概念公司,都是我們比較關注的類型。至于每年需要大量資金來補貼用戶的這類公司,目前就不太符合A股審美。
《21世紀》:很多美國中小投資者表示近期中概股提出的回購的價格太低,正在進行各種調查程序。這個對中概股回流的影響在哪里?有什么建議?
王冉:由于市值的變化,美國中小股東確實成為近期中概股回歸的一個主要障礙之一。目前質疑中最大的問題是海外投資人質疑企業提前在業績上做過手腳,不公布利好的業績和消息,以打壓市場價格。這顯然不是小股東希望看到的。
對于希望能夠回A的中概股有兩個建議。第一,如果已經確認了回到國內資本市場并已經提出了價格承諾,最好遵守此前的承諾,不要一味算小賬,造成不好的市場名聲。長期來看中國市場會進一步國際化,名聲對企業至關重要。
第二,如果遭遇中小股東的強烈反擊,無法達成價格一致,A股市場和注冊制的發展也是長期的,企業可以再重新等到一個更加合適的市場時機進行操作。(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