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半導體行業在高景氣周期中迅猛發展,半導體產業鏈企業迎來了一波上市潮。
而在不久前,深圳佰維存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佰維存儲)科創板上市通過審核。
資料顯示,佰維存儲主要從事半導體存儲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智能終端存儲芯片、消費級存儲模組、工業級存儲模組及先進封測服務。
而根據招股書,2019年-2021年,佰維存儲實現營收分別為11.74億元、16.42億元、26.0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66.13萬元、2738.41萬元、1.17億元,其業績表現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
不過,在發審會上,佰維存儲的經營性風險、股東和公司高層變動、技術先進性等問題仍被高度關注。
由此看來,佰維存儲的上市之路,仍存在一定的變數。
經營性現金流常年為負、存貨高企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佰維存儲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1.73億元、16.41億元、26.09億元,其中2020年、2021年同比增長分別為39.89%、58.98%;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66.13萬元、2738.41萬元、1.17億元,其中2020 年、2021年同比增長分別為46.73%、325.74%。
由此可見,佰維存儲的業績增速一直表現驚人。
不過,在高速增長的背后,是佰維存儲能所面臨的經營性風險。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佰維存儲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分別為1.54億、1.95億、2.04億,呈現增長趨勢。
但是,佰維存儲賬面現金的增長,與其經營業務的增長或許關系不大。
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佰維存儲各期末的經營性現金流均為負數,分別為-1.18億元、-2.72億元和-4.88億元。
同一時期,佰維存儲通過籌資活動獲得的現金流,分別為3.94億元、4.50億元和8.01億元。
也就是說,佰維存儲自身日常經營業務的造血能力并不強,全靠融資支撐其現金流。
此外,報告期內,佰維存儲的速動比率分別為0.70、0.98和0.67,無法足額覆蓋公司整體流動負債,短期償債能力整體呈降低態勢。
經營業績表現如此出色,佰維存儲卻只能依靠外部融資維持公司運轉。這一切,或與其高額存貨有直接關系。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佰維存儲各期末存貨余額迅猛攀升,到2021年末,其存貨余額已高達15.95億元。
要知道,佰維存儲2021年全年營業收入也不過21.51億。
如加上為購買存貨所支付的1億元預付款,二者占到佰維存儲整個流動資產的比例超過70%。
存貨余額如此之高,或預示著佰維存儲面臨一定的經營性風險。
股東套現、前高管涉內幕交易
另外,佰維存儲的股東以及公司高層變動,成為了發審委關注的焦點。
招股書顯示,佰維存儲的股東構成頗為復雜,股東數量多達70名,包括大量投資機構及高管親屬等個人股東。
事實上,從2016年股改至今,佰維存儲已經先后經歷了11次股份轉讓變動,其中8次發生在2019年-2020年之間。
在此過程中,有多位股東通過不斷轉讓、減持佰維存儲股份,從而實現巨額資金套現,總金額超過4億元。
招股書顯示,馮偉濤為佰維存儲原董事,股改之初為公司的第三大股東。但是在2020年4月30日,馮偉濤辭去佰維存儲董事職務。而在2020年-2021年期間,其持股比例從最初的9%減至不足1%,套現超1.4億元。
另據招股書顯示,個人股東吳奕盛,曾為佰維存儲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11.55%。但是通過兩次股份轉讓之后,目前期持股比例已降至3.28%,期間共套現超7千萬元。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佰維存儲副總經理劉曉斌曾因涉嫌與上市公司貝斯特的并購重組內幕交易而受到證監會處罰,但是在此次招股書中,并未提及相關信息。
不過,據招股書顯示,劉曉斌已于2019年12月辭去副總經理職務,但仍在佰維存儲任職,且仍直接持有公司26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約0.67%。
公司設立初期的主要股東在上市前夕紛紛減持套現,這或許顯示出,佰維存儲存在股權不穩定、經營利益可能被股東侵占的風險。
而公司高管受到行政處罰、卻未對相關信息進行披露,或顯示佰維存儲存在較高的管理風險。
盈利能力不足、高新科技屬性存疑
最后,佰維存儲技術先進性問題,成為發審委問及的重點。
上文提到,佰維存儲的經營業績在報告期內增長迅速,但期盈利能力卻明顯不足。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佰維存儲的毛利率分別為15.62%、11.21%、17.55%,而同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22.02%、22.2%、28.16%。
而在凈利率方面,2019年-2021年,佰維存儲的凈利率僅為1.59%、1.66%、4.46%。
從佰維存儲列舉的同行業可比公司來看,兆易創新2021年凈利潤率高達27.46%,其余多家公司雖然凈利潤未到20%,但仍遠高于佰維存儲。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佰維存儲的盈利能力著實有些不匹配。
從業務構成來看,佰維存儲主要產品為智能終端存儲和消費級存儲,銷售占比合計超過90%。但這兩項業務,實際是指智能手機和智能穿戴存儲器組裝加工和個人固態硬盤及內存條的組裝加工,毛利率均低于20%。
而在高毛利的工業級存儲和先進封測服務收入方面,佰維存儲的收入僅占總銷售額的5%。
由此可見,佰維存儲的主要產品附加值較低是不爭的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佰維存儲累計研發投入高達2.09億元且仍在逐年增長,獲得并保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稱號”。
只不過,佰維存儲的研發費用,基本都花在了研發人員的工資上面。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佰維存儲的研發人員共計311人,其中大專以下學歷人數142人,占比高達45.66%。而根據其2021年25.59萬元的平均薪酬,佰維存儲的工資投入就達近8千萬元。
由此看來,佰維存儲的高新科技屬性以及技術先進性問題,確實值得懷疑。(梁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