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投資人表示曾在麻袋財富進行投資,而上月到期后,平臺卻未如期兌付本息。麻袋財富表示由于正在執行清退工作,無法正常退出回款。麻袋財富實際控制人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產業基金”)亦表示,正在推動麻袋財富盡快出具相應退出方案。據研究人士分析,若在網貸平臺清退期間發生糾紛的,相關投資人可集體開展民事訴訟。
除涉足網貸平臺外,中信產業基金還參與小貸業務,其實際控制的小花錢包為純線上消費信貸產品,涉嫌向學生放貸,而這早已被監管部門明令禁止。此外,小花錢包為異地用戶放貸,亦與監管規定不符。
投資人回款逾期兌付
近日,多位投資人在黑貓投訴平臺對麻袋財富發起投訴,投資人表示曾在麻袋財富進行投資,在上月底到期后,平臺卻未如期兌付本息。截至發稿,黑貓投訴平臺已有186條與麻袋財富相關的投訴。
*投資人對麻袋財富進行集體投訴,截圖自黑貓投訴網
投資人鄭紅(化名)告訴《中國科技投資》記者,他大概于五年前開始在麻袋財富進行投資,以往均能在麻袋財富APP看見當天利息情況。5月底,投資利息未發生變化,于是,鄭紅撥通麻袋財富客服電話進行咨詢,對方稱,麻袋財富平臺按照監管要求進入清退階段,暫不能回款。
另據鄭紅提供的資料顯示,有其他投資人咨詢公司客服后得到的完整回復為,“麻袋財富平臺按照監管要求進入清退階段,由于清退方案未出臺,故用戶到期的投資在方案確定前無法正常退出回款”。同時,客服表示,“針對清退方案出臺時間,其并未得到通知。”
鄭紅表示,他目前在麻袋財富共有7筆投資,有2筆已于6月7日及19日到期,但持倉頁面顯示,到期的投資已轉為“待轉讓”狀態,均無法提取。上述投資產品中,一年期的利率為8.5%,半年期的為7.5%。
*鄭紅持倉產品
麻袋財富于2014年12月正式上線運營,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單位。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麻袋財富累計借貸金額為403.1億元,借貸余額為150.83億元,出借人數量為7.73萬人。目前麻袋財富官網已縮減版面,信息披露等內容已不能查看。
官網顯示,麻袋財富由上海凱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凱岸”)運營管理,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1億元。據悉,2015年底,麻袋財富與戰略合作伙伴中騰信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簡稱“中騰信”)共同獲得中信產業基金增資,其中麻袋財富獲得1億元。
2018年,中信產業基金由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0030.SH)共同發起設立,是一家資產管理機構,旨在為消費與互聯網、科技與工業、軟件與企業服務等四大重點領域的龍頭企業提供創新性投資方案。
股權穿透后,中信產業基金為上海凱岸實際控制人。具體來看,上海凱岸第一大股東為西藏山南信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1.42%,股東北京信聿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和西藏磐盟商務服務中心(有限合伙)均持股16.39%,同樣,上述三家公司均參股中騰信,而中信產業基金為上述三家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此外,上海凱岸多名高管曾在或仍在中信產業基金任職,如該公司董事長張迎昊曾在中信產業基金任董事總經理,其董事樊揚和翟鋒也均在中信產業基金任職。
中信產業基金相關人員曾對外表示,公司積極配合國家相關政策和監管要求,高度重視麻袋財富網貸業務退出事宜,正在推動麻袋財富盡快出具相應退出方案,盡全力保障投資人權益。
在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副教授王鵬看來,截至目前,網貸平臺整體清退工作有序推進,“過去兩年多的不斷發展,隨著監管政策收嚴,網貸平臺清退或出清包括兩個層面,第一步是實體退出正常經營,無論此前是正常經營,還是涉嫌違法違規,均暫停經營,包括購買相關投資標等;第二步是之前存在相關糾紛的,包括投資無法撤回,及投資有風險,或者涉及資金池等,平臺通過各種方式方法進行逐步退款清退”。
針對退款問題,王鵬進一步分析道,退款清退可分為三種情況,第一,涉及違法違規等犯罪事實的,監管部門應依法對網貸平臺進行懲處;第二,網貸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違法違規事實,但其仍能正常經營,即“資金池”內仍有資金,金融機構有盈余,平臺應通過正常賠付方式,及時給投資人進行退款;第三,網貸平臺不涉及違法違規,但其正常經營難以維系,如存在大量負債資產等,投資人的投資款正常原路返回或原數返回不能實現,則平臺方與投資人兩者之間需進行有效協商,必要時候,需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等介入。若通過協商、協議方式進行清退或退款,雙方并未能達成一致,則相關投資人可集體開展民事訴訟。
麻袋財富這類網貸平臺清退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某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研究員韓璐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平臺幫助投資人做催收,催收費用由投資人自行承擔;通過商城或地產銷售方式,將投資人債權兌換成積分等形式進行商品購買;債轉股或以合伙名義,讓投資人將債權轉入合伙公司;投資人將債權領回,簽訂自行負責或委托催收協議;平臺正常運營,償還借款人凈投資;立案,由政府接管等。
涉嫌違規向大學生發放貸款
除涉足網貸平臺外,中信產業基金還參與小貸業務。小花錢包是純線上消費信貸產品,由中騰信于2015年設立的子公司小花(廈門)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推出并運營的。目前,小花錢包由小花網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運營,后者為曉花(上海)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曉花上海”)100%控股子公司。天眼查股權穿透顯示,中信產業基金實際控制曉花上海。
小花錢包貸款頁面顯示,“小花閃電借款”最高可借5萬元,年化利率10.95%起。不過,有用戶表示,今年6月,其在小花錢包借款8000元,分12期等額還款,每期需還756.44元,實際年化利率為24%,遠高于其宣傳的最低利率。
*小花錢包貸款頁面,截圖自APP
記者注意到,小花錢包或涉違規放貸行為。有用戶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其在2020-2021年間在小花錢包借款共計6500元,均為12期等額本息還款。值得注意的是,該用戶彼時為在校大學生。
在黑貓投訴平臺亦有多名用戶投訴小花錢包向學生放貸。早在2018年6月18日,原銀監會聯合教育部、人社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禁止提供校園貸服務,且現階段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校園貸業務,對于存量業務要制定整改計劃,明確退出時間表。
*小花錢包涉嫌向學生放貸,截圖自黑貓投訴
另外,銀保監會曾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其中嚴控跨區域經營,明確地方法人銀行不得跨注冊地轄區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上述用戶向記者表示,貸款放款方為眾邦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而貸款用戶卻身在安徽,因此,小花錢包或涉異地放貸。
針對中信產業基金旗下網貸平臺及小貸業務相關問題,記者致函該公司,截至發稿,未獲回復。(張婷楊永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