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藏品“金融化”的風險仍正在暗流涌動。原本發售價幾十元的數字藏品,在二級市場交易上飆升至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十分常見。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在HOTDOG 寄售市場中,以賽博封神系列的“楊戩”為例,該數字藏品的價格區間為8000-999999元。實際上,“楊戩”是由HOTDOG 平臺于4月29日發售的數字藏品,發售價僅為59.9元。這也就意味著,即便以最低報價來算,這款藏品的溢價也高達132倍。
設立寄售市場 平臺收取10%手續費
為了規避NFT金融化容易觸發的金融風險,與海外NFT交易使用公有鏈、虛擬貨幣交易有所不同,國內數字藏品平臺均強調使用聯盟鏈、法幣交易。而記者注意到,帶二級交易市場的國內數字藏品交易平臺,似乎難以擺脫這一尷尬局面。
中國網財經記者在HOTDOG平臺看到,其共發行了超過100件作品,包括戰車、教皇、海嘯等等,但基本均處于售罄狀態。這些藏品是由不同的項目方鑄造、發行,并限定一定數量。
雖設置了“滿30天可轉贈產品內用戶”的轉贈條件,但HOTDOG未明確禁止買賣交易,并在平臺內提供流轉市場服務,供數藏用戶自由買賣。從App展示的信息來看,在“流轉中心”板塊的數字藏品,價格早已從首發的幾十元,飆升至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以賽博封神系列的楊戩為例,HOTDOG 流轉市場中該數字藏品的價格區間為8000-999999元。實際上,楊戩是由HOTDOG 平臺于4月29日發售的數字藏品,發售價僅為59.9元,限量1000份。
記者觀察發現,眾多參與者并不在乎數字藏品是否真正具有藝術性,其更多側重交易投機屬性。當然,有漲就有跌,5月HOTDOG也曾經歷了一番波動。據了解,當時暗夜使者一度從17000元掉到9800元,幸運果實從4300元掉到1000元。
價格波動之下,高位入手的用戶就擔心藏品砸在手里了。“5600元拿的星球會不會褲子提不上?”“2.5萬的幽王還有救嗎?”在某平臺記者看到不少hotdog用戶留言。
而作為撮合方,HOTDOG從數字藏品售賣、流轉環節獲得利潤。記者注意到,用戶在HOTDOG內 “流轉中心”里購買數藏,再次轉售時平臺收取10%手續費。也就是說,當交易頻次增加時,平臺方的抽傭就會越多。
北京權鼎律師事務律師李昌鎖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HOTDOG等數藏平臺通過“流轉中心”方式提供了二級市場交易,金融化證券化的傾向比較明顯,相當于變相的成立了交易所。“缺乏對內幕交易、價格操縱的監管,又沒有信息披露的強制性規定,可以說風險非常高。”
今年4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明確提出“六不”事項,包括不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續掛牌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服務,變相違規設立交易場所等。
李昌鎖律師表示,“三協會倡議”雖是對NFT交易風險的提示,“倡議”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不是法律文件,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從經營合規性角度看,依據國發【2011】38號文以及國辦發【2012】37號文,企業應避免NFT交易的金融化證券化傾向。
就“是否存在變相設立交易場所”,“是否存在金融化證券化傾向?”,記者聯系HOTDOG平臺方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復。
專家:依托支付機構“資金存管”并不等于“保險箱”
資料顯示,HOTDOG原名AI潮流,其公司名為上海瓣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瓣鼎網絡),成立于2018年,為一款涉及潮玩和鞋類的社交APP。2022年2月,瓣鼎網絡完成了工商變更,新增了拍賣業務、藝術品代理、和日用百貨銷售等。同期,HOTDOG在平臺內部新增數字藝術板塊。
據36氪平臺信息,HOTDOG平臺累計已有超過400萬用戶,每日活躍用戶數近30萬,均為95、00后Z世代潮流愛好者,對于新鮮潮流事物敏感,每日數字商品交易額超千萬元。
事實上,外界對HOTDOG等數藏平臺的質疑不止在于金融化。用戶成功在二級市場賣出數字藏品后,提現并不是實時到賬,而是D+1(即隔天)打款或者T+1(即下一個工作日)。“一旦提現受限,就可能致使交易資金在平臺內沉淀,而由誰來保證和監管這筆資金的安全,尤為重要。”有分析指出。
近期,HOTDOG上線了錢包功能,其上線公告表示,錢包內資產均由第三方持牌支付機構進行完全托管,保障資金安全。無疑,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和存管,可避免平臺在無支付牌照情況下的二清。這也是當前帶二級交易市場的國內數字藏品交易平臺的普遍做法。
但有業內分析指出,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并不能為平臺的合規交易做背書。依托支付公司存管并不能排除資金安全風險,平臺在發起資金清分指令時,支付公司無法辨別資金下發指令的真實性,商家的資金風險難以平衡。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以史為鑒,曾經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也曾使用過這種方式,然而所謂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存管”下資金依舊處于“真空”狀態,P2P機構跑卷款跑路狀況仍屢屢出現,此后存管的角色由第三方支付機構轉變成了商業銀行。
針對前面提到的”無法辨別資金下發指令的真實性”的分析,蘇筱芮告訴記者:”的確可能存在這個情況,目前只是支付公司與交易平臺的商業合作,而缺乏在數字藏品領域涉資金業務的系統監管框架”。
就上述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向HOTDOG聯系采訪,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復。HOTDOG上線流轉中心以來多次更換了其合作支付機構,目前平臺的支付通道為首信易和易寶支付。
記者就 “是否可能存在無法辨別資金下發指令的真實性的情況發生”、“如何把控合作平臺的場景風險”等問題,向首信易、易寶支付聯系采訪,截至發稿,暫未得到首信易回復。
易寶支付則回復稱:在為HOTDOG平臺提供支付交易服務中,根據國家相關要求,嚴格審查業務,研判風險底線,建立單獨風控流程與評審機制,確保業務合法合規,共同維護行業發展。(記者安然 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