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出手接盤房企股權。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五礦信托、光大信托等多家信托均接盤房企項目股權。不久前,中融信托還接盤了柳州市龍光駿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龍光駿德)70%股權,龍光駿德在2020年12月以2.895億元競得柳州市鳳凰巷舊城改造項目部分用地。
“近期接盤房企項目的信托公司,它們大多本身就為相關項目提供過融資服務。”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信托機構接盤房企項目或為了化解風險。當融資方陷入流動性危機,信托公司親身下場,是為了盤活項目,維護投資人權益。
喻智認為,短期內,房地產信托難言回暖,發展拐點還不明朗。目前,政策仍以穩定市場為主,房地產信托或延續下行趨勢。
扎堆接盤
多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信托公司接盤房地產公司項目股權,或是出于維護投資者風險,推動項目正常化。
近期,有接盤房地產項目的信托公司公開解釋稱,“經反復論證,我司認為通過獲得項目公司全部股權及管理權,推動項目正常化運營,是當前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在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除了盤活優質房企項目外,信托公司也是為了盤活之前參與的部分房地產融資項目,尤其是一些信托型的明股實債項目。
“房企賣掉部分資產,是為了緩解債務壓力。而信托公司直接接管項目,也可以避免房企信用風險。”喻智認為,雖然信托公司運營房地產項目的能力經驗不足,但接盤后能避免房企債務問題影響項目建設,從而減少后期項目違約風險。
另有市場人士指出,信托公司全盤接手地產項目股權是最快回流資金的辦法。2021年12月底,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優質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房地產項目兼并收購,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兼并收購的金融服務,助力化解風險、促進行業出清。
信托公司扎堆接盤房地產股權的同時,房地產信托的發行量卻在走低。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今年全國信托公司累計發行384只房地產集合信托產品,發行額度僅為294.54億元,與去年同期發行的1081只房地產信托產品,1211.15億元規模相比,在發行只數下跌64.48%,發行額度銳減近八成。今年1月,集合信托市場投向房地產領域的產品成立規模降至111.90億元,環比大幅下降63.9%;2月發行規模也僅為110.53億元。
“房地產信托發行不斷走低,主要還是行業原因影響。”喻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現階段,投資者信心相對不足,信托公司開展此類業務較為謹慎。
趨勢如何?
部分房地產信托業務謀求展期。
近期,多家地產企業申請信托展期。“房企尋求展期或意味著面臨流動性壓力,通過展期來延緩兌付壓力。”分析人士指出。時代周報記者還注意到,多家房企的債券和信托臨近兌付日期。貝殼研究院指出,3月和4月連續兩個月到期債務規模均超千億元,這兩月對房企的資金流動性構成一定威脅,將增大對房企融資能力的考驗。
克而瑞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房企境外債償還壓力較大,境外債到期占總債券到期量超過60%。克爾瑞研究中心分析指出,在當前境外投資者信心不足的情況下,部分房企境外債券再循環融資相對較難,需動用自有資金進行償債。
有專家認為,盡管并購貸款的支持政策已經出臺,但金融機構作為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在面臨風險時依然會采取審慎策略。
“信托項目均有充足的抵押物,只是流動性的問題。”信托業內人士透露,房地產企業面臨一定銷售困難,“有一些資金在預售資金的監管賬戶里拿不出來,要一點點還。”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指出,房地產類信托目前仍處低谷期。該研究院還分析稱,2022年的宏觀經濟、行業環境仍是影響產品風險的主要因素,投資房地產類信托產品,要密切關注包括相關政策及金融主體的配套動作、商品房銷售與去化情況、企業自救的決心和動作等,要保持謹慎。
“房地產信托在短期內難以迅速回暖,從業務模式還有市場環境來看,拐點還不明確。”喻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