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已兩年的科創板,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在300多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長三角地區擁有139家,占比近半,成為重要上市來源地。靚麗數字背后,離不開政企銀多方協同聯動,其中“催化劑”銀行業的支持更是舉足輕重。
靈活授信模式、深化投貸聯動、金融生態聯合……近年來,浦發銀行的探索與實踐,可作為長三角地區銀行業服務科創的較好觀察樣本之一。作為一家長期深耕長三角、以科創金融為特色業務之一的銀行,浦發銀行積極對接長三角地區科創板上市及擬上市企業,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率先在長三角地區打響科創板上市服務品牌。
滿足不同階段金融需求
目前科創板上市企業已突破300家,總市值超過5萬億元,主要聚焦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硬科技”成色十足。
“硬科技”產業的發展,需要完備的資金投入與支持。7月21日,江蘇金迪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啟科創板新股申購。疫苗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企業從起步、發展到上市的背后,需要銀行提供及時、長期、穩定的金融支持。
2016年,浦發銀行突破傳統授信審批條件,率先為企業首次授信3000萬元,解決了其臨床研發費用短缺的痛點;2020年,針對企業科創板上市前的金融需求,浦發銀行在存量授信的基礎上,為其發放超過1億元的流動資金貸款,幫助企業優化債務結構,為上市掃清障礙;得知企業將新建新型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車間后,浦發銀行為其配套項目貸款,幫助企業進一步擴大產能。
在長三角地區,多年陪伴、終結碩果的故事屢見不鮮。以科創板首批、浙江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浦發銀行與杭可科技及其前身杭州可靠性儀器廠的緣分可以追溯到2004年。期間,根據企業發展的需求,浦發銀行提高授信額度和次數,同時將金融服務進一步延伸至資金理財計劃、上市募集資金監管等領域。
兩年前,27家企業集體叩開科創板交易大門。主營芯片設計的樂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之一,成功登陸科創板。浦發銀行通過純信用貸款“小巨人信用貸”等方式,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金融需求,幫助企業實現規模擴張,見證企業成長。
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圈
為了更好地支持科創板建設,銀行業持續優化配套服務方案。2019年,浦發銀行先后發布《浦發銀行科技金融服務方案2.0》和《企業科創板上市投行服務方案》;2021年4月,浦發銀行升級“上市貸”與“認股選擇權+科技含權貸”兩大拳頭產品,打通科創企業登陸科創板前的最后一公里。
從實際出發的針對性服務,直擊企業上市痛點。上海海優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張江地區。2020年7月,浦發銀行為其發放3000萬元“上市貸”,解決了企業在上市審核期間的經營資金需求。2017年,浦發銀行通過“公私聯動”模式,對高科技制造企業寧波長陽科技增資入股3000萬元。
此外,銀行業以政府部門、投資機構、科技龍頭企業、券商為核心合作伙伴,不斷深化科技金融生態圈建設。一方面,為政府部門、投資機構、科技龍頭及上市公司提供差異化、定制化服務,全方位滿足核心合作伙伴的金融服務需求。另一方面,與生態圈核心主體強強聯手,形成培育科技型企業的最佳合力。
銀行業在長三角地區積極推進科創聯動。在上海,浦發銀行與上交所、頭部券商、行業領軍股權投資基金等建立合作;在南京,把擬科創板上市企業納入“科創貸”培育;在杭州,聯動政府科技等主管部門,銀政合力助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在合肥,為阜陽某光刻膠生產企業提供上市輔導單位選擇建議;在蘇州,為某信息智能公司科創板上市提供三年規劃,并配套授信。
如今,上海正在加快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長三角地區也將打造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策源地。作為“長三角自己的銀行”,浦發銀行表示,將不斷創新科創金融服務手段、豐富服務內涵、提升服務質效,攜手生態圈各方,共同成就科創板的“長三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