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深圳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深圳監管局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有望在今年正式推出,以滿足區內居民對跨境投資理財的需求。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進一步推進,逐漸接近實質業務落地階段。
什么是“跨境理財通”?
“跨境理財通”業務,實際上是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和港澳投資者通過區內銀行體系建立的閉環式資金管道,跨境投資對方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或理財產品?;浉郯拇鬄硡^經貿往來密切、人員交流頻繁,居民個人在區內跨境工作生活非常普遍,對跨境理財存在較大需求。
從今年2月份起,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8家內地、香港及澳門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就共同簽署了《關于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諒解備忘錄》,明確了各方的責任及義務。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跨境理財通”分為“北向通”和“南向通”。其中,“北向通”指港澳投資者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代銷銀行開立個人投資賬戶,通過閉環式資金管道匯入資金購買內地代銷銀行銷售的投資產品;“南向通”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投資者在港澳銷售銀行開立個人投資賬戶,通過閉環式資金管道匯出資金購買港澳銷售銀行銷售的投資產品。
明確跨境理財通投資準入“門檻”
《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內地投資者應滿足的相關準入要求?!墩髑笠庖姼濉芬幎ǎ腺Y格的內地投資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座城市之一的戶籍,或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連續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5年。
《征求意見稿》還要求內地投資者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在家庭金融凈資產和金融資產方面,最近3個月的月末余額須分別不低于100萬元和200萬元。
對于開戶方式,《征求意見稿》表示,內地投資者可通過遠程見證方式,在內地銀行完成開設跨境理財通的人民幣I類銀行賬戶,無需赴港澳銀行開戶。港澳投資者須親赴粵港澳大灣區9座城市的銀行柜臺完成開設人民幣賬戶。目前中國香港居民只能在中銀香港通過見證開戶的方式,辦理內地II、III類小額銀行賬戶。
《征求意見稿》還指出,跨境理財通的內地及港澳投資者的個人額度上限均為100萬元。此外,北向內地交易的資金凈流入額,與南向港澳交易的資金凈流出額,均不得超過1500億元,該額度是跨境理財通的總額度上限。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跨境資金流動的形勢,對總額度和單個投資者投資額度進行調整。
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
植信投資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張秉文認為,“跨境理財通”在目前滬深港通基礎上,進一步降低了內地與港澳投資者投資異地金融市場的門檻。同時,“跨境理財通”通過多層次制度安排防范金融風險:首先是通過額度控制,防控跨境匯兌和投資風險。其次是對參與機構和投資者設置明確門檻要求,對合作銀行設置準入標準,對投資者經驗和資產規模也有相應要求。再次是通過“唯一合作銀行”制度實現跨境資金流動的實時追溯,力求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作為一家國際性銀行,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內地投資者跨境投資時更加偏向于有固定收益的產品,也更能接受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中資企業美元債作為投資標的。對于港澳投資者,內地資產吸引力應該是中國經濟高速成長過程中帶來的投資紅利,例如與新經濟相關的新消費、新基建、新制造和新科技,以及人民幣資產等。”渣打銀行大灣區行政總裁林遠棟表示,“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將進一步拓展渣打客戶的投資平臺,豐富大家的投資選擇,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市場人士認為,“跨境理財通”試點中的資金不論是“北上”還是“南下”都各有吸引力。對內地居民而言,可以擴展境外金融投資渠道;對港澳居民而言,內地大型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以其相對穩健的收益同樣具有吸引力,有利于拓寬吸引境外資金流入的渠道。
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在業內專家看來,“跨境理財通”試點在資本項目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東方金誠國際團隊負責人常征表示,“跨境理財通”的推出,拓展了境內外資本市場流動的渠道,意味著我國資本項目兌換的進一步開放。
此次公開征求意見,表明短期內相關基礎設施機構將推進各項準備工作,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和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框架將不斷優化。常征認為,考慮到人民幣基礎設施的完善是推動人民幣使用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預計“跨境理財通”的正式啟動,將成為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又一里程碑,既有助于推進跨境人民幣職能完善,增加人民幣跨境使用場景,還將加快跨境資本市場流動,進一步加深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記者 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