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總理倫齊的銀行救助計劃又一次被潑冷水。英國公投選擇脫歐后,倫齊提出,通過新增發400億歐元國債,或是其他質押擔保的形式進行融資,以救助意大利銀行并阻止經濟危機的發生。歐元集團主席JeroenDijsselbloem昨日表示,對這一提議強烈反對。
“銀行業要求政治家解決他們問題的時刻應該結束了。”JeroenDijsselbloem稱,他對意大利銀行并不太擔心,“銀行總是會說‘我們需要公共資金來重新調整資本結構’,我將對此強烈反對,因為這是一再傷害納稅人的利益”,銀行的問題應該在銀行之間解決。
他還表示意大利應在歐洲框架里建樹性地嘗試和尋找解決辦法,但意大利銀行業存在的問題并非新議題。這個問題需要逐步解決,但必須遵循各項法規。
此番表態說明歐洲支持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陣營在不斷擴大。德國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德國政府日前表示,歐盟對于困境中銀行處理的規則應該在一切救助中被運用——在注入公共資金前,股東和部分債權人必須承擔損失。奧地利財政部長昨日也表示,歐洲的法規必須遵循,不能每隔兩年就再討論一次。
意大利政府嘗試向銀行業疏導資金,需要致力于改革銀行業的歐盟做出讓步,但歐盟上周只提供了微弱扶持:授權意大利政府使用至多1500億歐元的政府擔保來提供流動性支持。分析師認為,由于意大利銀行業尚未出現流動性不足問題,這一措施并不會帶來多大幫助。
對銀行業的救助讓倫齊陷入兩難,援助銀行會違反歐盟法,惡化與民粹主義的對立;或者置之不理,2008年的風險可能會卷土重來。這次將不是雷曼兄弟,而是歐洲的僵尸銀行將引起新一輪危機。
自金融危機以來,意大利決策者們面對無法按時償還的貸款選擇了延遲償付。他們預期,經濟復蘇和銀行宣稱的大量抵押緩沖能夠使問題迎刃而解。現實卻是一方面不透明的監管制度使得許多銀行難以融資,另一方面政府自身財務狀況惡化,債務達到GDP的135%。意大利經濟至今也未能充分復蘇,司法體系的無力抑制了銀行收回抵押品的努力。如此一來,資本不足的銀行無心放貸,而資金周轉不暢的企業也無心借貸,最終導致銀行業長期低迷。
意大利銀行業現已成為歐洲的“火藥桶”,因壞賬率居高不下且缺乏有效救助措施而深陷危機。意大利銀行貸款壞賬率高達17%,幾乎為美國的10倍,而后者即便在金融危機時期的壞賬率也僅為5%。意大利央行數據顯示,今年4月,國內銀行的不良貸款達到3600億歐元。
IMF稱,隨著經濟開始轉向,意大利銀行業不良貸款的比率似乎穩定在18%,但這也是歐元區最高的比例之一。IMF補充說,這些壞賬意味著意大利銀行業的利潤率處在歐洲最低水平,而這也會影響到它們的放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