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投資者向中國網財經反映一款山東信托旗下的集合信托產品出現延兌。
產品延兌4個月
上月末,山東信托發布《關于資產組合管理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召開第一次受益人大會的公告》顯示,受國內外經濟下行、新冠疫情長期反復等影響,國內實體經濟和房地產業遭受重大沖擊,導致該信托計劃最終投資項目進展不達預期,資產價值受行業下行、市場低迷被動降低,導致本金在到期日無法順利收回,且后續資產處置周期、進展有不確定性,預期會產生損失。
綜上并根據相關法律及產品規定,山東信托作為該計劃1-17-3的受托人,于6月29日召開受益人大會,并就以年化1.75%作為信托單位預期收益率,先兌付產品成立日至2022年6月25日,10%的信托單位對應的本金及收益;其余90%信托單位則延期至10月31日的提議進行表決,就上述表決最終結果,中國網財經采訪到山東信托,對方表示,由于記者不是投資者本人,無法將相關信息告知。
中國網財經發現,在整個公告中,山東信托并未就該產品的產品類型、產品期限及預期收益率等進行披露,其官網也無相關產品信息披露。記者通過第三方平臺查詢得知,該產品多成立于2020年4月-6月,產品期限為兩年,但有關產品類型、預期收益率、投資領域等未作披露。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該項目在銷售時沒有明確底層投向,但應是主動管理類產品,項目最終投向房地產。對此,中國網財經向山東信托核實。對方表示,無法提供相關信息。
用益信托公布相關數據顯示,5月非標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下降至6.93%。其中,2年以上期限的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54%,比山東信托預期水平高出4.79個百分點。而反觀山東信托,作為受托人,雖然其主動管理類信托收入占比走高,但其卻經受信托業務收入欠佳考驗。
信托業務拖累整體業績
2021年,山東信托實現信托業務收入人民幣8.3億元,同比下降28.1%;報告期內,其管理的主動管理型信托產生的收入為人民幣6.86億元,占全部信托業務收入中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 82.7%,同比上升4.7個百分點。
同時,受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利息收入等同比減少影響,2021年,山東信托實現經營收入人民幣17.79億元,同比下降22.9%;歸屬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4.69億元,同比下降25.4%。對于其手續費及傭金減少原因,山東信托表示,主要由于其信托報酬減少造成,該數據減少則由于管理的信托資產平均規模降低造成。
2021年,山東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由2486.97億元減少至1564.50億元,同比下降37.09%;對應信托總數由1137個升至1318個。另外,其未經并表信托計劃規模達人民幣1443.97億元,2020年該數字為2317.70億元。雖然其未經并表信托計劃規模有所減少,但其未經合并結構性實體中,最大損失風險敞口的應收信托報酬卻漲幅明顯。
應收信托報酬增加超20%
截至2021年末,山東信托的應收信托報酬由1.66億元增加20.7%至2.00億元。而對于信托公司來說,應收信托報酬就相當于一般工商企業財務報表中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則是企業流動資產除存貨外的另一重要項目,與之息息相關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則是衡量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標。直接影響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及現金管理情況。
具體來看,2021年由于其在經營活動現金流流入量,小于由各種經營活動造成現金流流出,最終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減少19.70億元,流出額達17.32億元。但得益于其投資活動、融資活動產生現金流拉動,其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6.17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增至15.87億元。
盡管山東信托2021年信托業務表現不佳,但其新增信托項目512個,新增信托項目金額為522.31億元,低于2019年的1020.76億元與2020年的714.52億元,呈下降趨勢;其中,主動信托竟新增477個,明顯多于2020年的293個及2019年的461個,而這也與其主動管理型信托產生的收入占比上升直接相關。
山東信托在制定2022年工作目標時表示,一是要聚焦主業轉型創新,加快推動標品與非標雙提升;二是要立足財富管理轉型,發揮賬戶管理核心牌照優勢;三是要積極踐行金融國企使命,持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對于其上述目標達成情況,以及資產組合管理1號未來兌付情況,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記者 燕山 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