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上市公司通過購買證券私募基金產品進行理財。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9家上市公司公告認購私募產品,金額達到17.57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理財產品收益下降,私募基金以其靈活的投資方法和工具、重視絕對收益、回撤控制而受到青睞,符合上市公司閑置資金理財需求。
19家上市公司豪擲18億買私募產品
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8日,年內已有顧家家居、展鵬科技、眾興菌業、富安娜、養元飲品、永吉股份、華茂股份等19家上市公司認購25家私募旗下28只產品,認購資金高達17.57億元,創出歷史新高。明毅基金、靈均投資、淳臻投資、明世伙伴基金、觀富資產、玄元投資、山楂樹投資等私募旗下產品都受到上市公司青睞。
單筆認購金額較大的有永吉股份投資山楂樹甄琢5號(不超過2.5億元),養元飲品2億認購明毅季季財鑫,眾興菌業分別投1億元認購善緣金206號、碩泉五號,華茂股份1.9億元認購明世伙伴旗下基金,富安娜1.5億元認購玄元新科131號。
“最近有家上市公司投了5000萬左右,買的是公司比較穩健的股票產品,風險敞口較小,更符合他們的收益和風險預期。”上海某百億私募告訴記者。
有上海某價值派私募稱,已跟5、6家上市公司有合作。
明世伙伴基金表示,目前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投資公司管理的產品,主要涉及固收類產品或預期收益較為明確的產品,側重于獲取穩健收益。
淳臻投資表示,公司專注于為機構客戶和超高凈值投資者提供高質量的基金研究、投資和咨詢服務,提供穿越市場波動周期的絕對收益FOF產品。“我們已與很多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投資者合作,已有上市公司資金直接投資我司發行管理的FOF產品。”
量化私募也頗受上市公司喜愛。靈均投資表示,今年有一些上市公司從渠道方溝通買了靈均投資的“500指數增強”和“靈均領航”兩款多頭產品,主要是看中了這兩類產品長期業績,是上市公司配置權益市場的優先級產品。
華東某上市公司人士表示,“公司大部分閑置資金放在銀行做結構性存款,大概4%的收益,在此基礎上,我們比較了一些量化私募,后來定制了一個產品,買了大約4000萬,希望在回撤可控的情況下博取一些收益。”
重視絕對收益私募產品受青睞
對于近年來上市公司買私募的原因,淳臻投資分析,這與中國資管行業進入新階段的大背景有關,剛兌被打破、理財產品凈值化、銀行資金池模式退出歷史舞臺,過去不少上市公司將大部分閑置資金投資于非標理財產品,但隨著監管對非標類資產的收緊管控,其供給斷崖式收縮。同時,信用債違約率攀升,而貨幣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幅下行,導致傳統的固收類資產越來越難提供滿意的回報。近幾年,隨著私募基金行業規范發展,私募基金可以運用的投資工具相對豐富,部分優秀管理人有能力為投資者提供相比傳統固收類資產更為可觀的絕對收益和超額回報。
華南某百億私募表示,當企業有大量閑置資金時,就需要進行資產管理。隨著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及信托資產非標轉標的趨勢,原來的銀行理財及信托計劃資產越來越稀缺,促使上市公司去選擇更多符合自身投資風格的標準化資產,不管公募還是私募,都是可配置對象。資管新規后,私募基金越來越規范,甚至在一些細分資產管理能力方面更有優勢,優秀的管理人、策略產品就成為上市公司的選擇對象。
靈均投資認為,上市公司開始選擇參與二級市場的私募產品,充分反映了未來國內資本市場的廣闊前景與活力。“回想十年前,上市公司往往買樓買地,但隨著資本市場的戰略地位不斷抬升,參與其中并享受市場發展的紅利也是大勢所趨。上市公司作為盈利性組織,敏銳地感知到這一變化并主動參與。”
不少私募認為,上市公司選私募是看到其在絕對收益上做得比較突出。
保銀投資表示,近幾年私募行業發展較快,而且私募基金追求絕對收益,更注重控制回撤,這跟機構資金的屬性匹配,因為上市公司更在意資金的安全性,追求穩健,不希望虧損。隨著越來越多理財產品、信托等打破剛兌,從大趨勢來說,未來上市公司買私募證券產品會越來越多。
寬遠資產稱,最近兩三年隨著證券市場不斷發展,二級市場投資收益率不斷提升,一些上市公司在富余資金沒有更好的投資途徑時加大了對私募基金的投資。這有利于拓展投資途徑和擴大投資收益并提升股東回報。“選擇私募產品主要是因為私募越來越正規化和透明化,并且可以根據上市公司的要求進行針對性設計,能夠滿足上市公司的各項要求。”
明世伙伴基金表示,上市公司富余資金做資產配置或流動性管理,之前可能投理財或公募基金多一些,近年來私募基金發展起來,規模有了長足的增長,公司選擇其中較好的產品和管理人,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類工具,可以分散投資風險。
博普科技認為,隨著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降低,以房地產項目為底層的信托產品的風險頻發,量化私募產品的策略豐富,對沖靈活,能多維度滿足上市公司的理財訴求。
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說,買私募也是看到了機會。某上市公司董秘表示,該公司從2019年7月開始投資私募基金,當時考慮上證指數在3000點左右,A股的估值水平比較低,投資私募產品能夠獲得較好的投資收益。
華北某上市公司人士說,現在銀行理財、信托等相關產品的收益率呈普遍下行的趨勢,“我們的資金體量比較大,希望做均衡的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增加收益。我們選擇了一家圈內綜合實力排名靠前的債券私募基金,風險可能稍微小一點,收益率會比傳統的理財水平要高一點,滿足我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