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華董事長李亞鶴素來被稱為“儒商”,他的修養和氣度為業內不少同行所推崇。那么,李亞鶴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呢?
李亞鶴表示,一切修養和氣度來源于對自己內心的修煉,而修心就是看清自己。
李亞鶴認為,一個人的尊嚴是在乎出來的,也是在太在乎中失去的。如果一個人完全不在乎外界對自己的感受,那么他的尊嚴也無從談起;但如果一個人太在乎外界對自己的感受,那么他為了“尊嚴”會活得很累。李亞鶴說,只有看清自己,知道哪些該去在乎,哪些不必在乎,才能一直保持清醒。
李亞鶴指出,大多數“不幸福”來源于“不滿足”。然而,這個世界上找不到幾個心滿意足的人,大家都在尋找心滿意足的路上。但真正平靜的人,卻能夠擺脫這份“不幸福”,做到不擾于外、不困于心,因為他們未必得到的多,只是想要的少。
李亞鶴表示,一個人看清了自己,就會對一切處之泰然,就會慢慢地形成了“修養”和“氣度”。如果一個人經常患得患失,那么即使他能夠偽裝出一定的“修養”和“氣度”,但不自覺流露出的計較很容易讓人看破。
“修養和氣度都是由內而外的,內心有了修養,外在自然也就有了修養;內心有了氣度,外在自然也就有了氣度。”李亞鶴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