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鼎榮,44歲,尋烏縣南橋鎮副鎮長。去年9月到羅陂村做包村干部。
農戶謝貴星是村里的上訪戶之一。他家養殖的魚突然大面積死亡,卻查找不出原因。
謝貴星認為是有人在魚塘投了毒,可他又沒有證據,派出所無法立案。謝貴星對此非常不滿,多次去市里上訪。梅鼎榮請縣里和市里的農業專家來勘查魚塘死魚的原因,也始終沒有找到投毒的證據。
梅鼎榮只要有時間,就會去謝貴星家看一看。謝貴星的父親告訴我們,梅鼎榮至少到他們家去過五十多次了。
梅鼎榮先后在鎮里為謝家組織了兩次捐款,希望能夠幫他解決眼下的實際困難。
翻看梅鼎榮的工作日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調解各種糾紛和處理信訪難題。這一天,我們又跟著他來到了另一個村子處理一起山林產權爭議。
梅鼎榮叫來了村干部,想讓爭議雙方坐下來再好好談一次。這時,讓他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一位情緒激動的村民當著我們的攝像機鏡頭,對村支書動起了手。
去年9月接手處理這起爭議以來,梅鼎榮已經多次做了雙方的溝通工作。
像梅鼎榮這樣頂著巨大壓力的基層干部并不在少數。今年30歲的黃明山是吉潭鎮鎮長。早上八點,記者在鎮政府見到了他。
在記者跟蹤拍攝的一天當中,黃明山一直在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事務,根本不像只睡了一個多小時的人。
黃明山說,他到吉潭當鎮長不到一年,瘦了十二斤。
接受采訪的基層干部也表示,有壓力是常態,基層干部就是要勇于擔當。
壓力越大,越要能扛;工作越難,越要干出名堂。基層干部盡職盡責,執行政策不走樣,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就多;不甘平庸,有造福一方的激情,地方發展就有活力。無數基層干部,受得了委屈吃得了苦,拼在基層有作為,靠的就是為當地的老百姓干點實事的擔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