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長方形光伏板鱗次櫛比,密密麻麻地排列著。遠遠看去,像是一條大魚數不清的鱗片,在太陽下面閃閃發光——這是位于河南蘭考縣境內一處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施工現場。然而由于選址黃河灘區,這個投資數億元的在建項目不久前被叫停。
作為中國第二大河,黃河同時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這使得其河床長期處于擺動、游蕩狀態,幾經演變最終在主河槽與防汛大堤之間形成大片灘區。相關數據顯示,黃河灘區面積3154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下游的河南、山東兩省。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政局巡視員孫壽松表示,灘區是黃河行洪、滯洪、沉沙的重要區域。根據河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灘區內的任何開發建設活動,都要在獲得許可的前提下有限度地開展?!肮夥椖坎⑽绰男惺掷m進行影響評估,所以被緊急叫停?!?/p>
水政執法部門統計,沿黃地區類似違規行為每年要查處數百起。某種程度上,這是流域經濟發展與河流治理矛盾沖突的縮影。像中國其他地區一樣,在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高速經濟增長之后,北方沿黃流域也面臨著土地要素日益趨緊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一些城市冒著違規侵占河道的風險,在黃河灘區進行項目開發。
今年早些時候,在流域機構的一次大型會議上,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陳小江就特別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黃河流域與河爭地、灘區建設項目未經論證盲目開發現象突出,既影響河道行洪,又給自身安全帶來威脅。
“一方面要保證河道安全、維持河流健康生態,另一方面要支持流域經濟社會發展。但毫無疑問,只有河道安全了、河流健康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才能可持續?!睂O壽松說,隨著國家提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步伐,這意味著今后流域內的執法力度會更嚴,標準會更高。
在努力化解開發項目“與河爭地”難題的同時,針對灘區人口的移民搬遷工程也陸續展開。由于歷史上黃河多次決口改道,截至目前仍有180多萬民眾生活在下游灘區,不但經濟社會發展受限,而且存有很大安全隱患。
今年年初,灘區人口相對較多的河南省開展試點,初步計劃用5至10年時間,逐步對受洪水威脅較大的82萬人進行搬遷安置;與此同時,下游的山東省也在加緊編制上報《黃河灘區治理工程總體方案》,預計年內外遷安置1.5萬人。
記者在河南范縣張莊鄉前房村采訪時獲悉,為了免遭洪水侵襲,多年來村民不斷拆房、墊高房臺、翻蓋新房。整個村莊顯得凌亂不堪,隨處可見高低不平的房臺、破舊開裂的土坯房、狹窄坑洼的道路。
“所有的積蓄都用到蓋房子上了,光我家就先后蓋了5次房子。日子越過越窮,心理上也沒有安全感?!?7歲的村民房佃瑞說,“政府組織村民實施整體搬遷,其實是把占據的河道還給黃河,以后大家再也不用擔心老被黃河水追著跑啦?!?/p>
黃河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辦公室的張同德表示,移民搬遷工作的全面實施,將對黃河治理工作產生深遠影響:一是將從根本上保障下游灘區防洪安全,減少洪水造成的災情發生;二是將對黃河河道健康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有利于進一步發揮灘區在河道演變中的功能作用;三是將有效改善灘區發展環境,從根本上幫助灘區群眾實現脫貧致富。
圍繞保障河道安全、維持河流健康生態所付出的持續努力,正在收獲越來越明顯的成效。山東省東營市所在的的黃河三角洲,上世紀90年代,由于河槽萎縮、河道斷流,這里一度出現海水倒灌;如今隨著河流生態逐漸修復,三角洲陸地面積不斷擴大,水草繁茂、萬鳥翔集的場景已成常態。
專家認為,作為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之一,黃河正在出現的積極變化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