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20日訊:中國銀行20日在銀行業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中行不斷打造“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已在“一帶一路”沿線16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項目總投資額超過2500億美元,意向性授信支持約680億美元。
中行方面表示,今年該行“一帶一路”建設相關授信力爭不低于200億美元,未來三年,累計達到1000億美元。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境內外機構已完成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投放授信支持近100億美元,已完成今年設定目標的一半。其中,近50億美元為公司貸款、35億美元左右為保函,其他為貿易融資等。
中行支付清算部總經理張青松表示,作為擁有離岸人民幣清算資格最多的銀行,中行將繼續推進和完善人民幣清算體系建設,為“一帶一路”項目資金跨境清算結算提供服務;同時,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項目時匯率風險管理同樣重要,中行將提供多幣種匯率保值業務。
清算體系部署支持“一帶一路”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重要支持,銀行作為清算主要主體和支付通道,需要為企業間開展支付清算需求提供服務。截至目前,在央行指定的17家離岸人民幣清算行中,中行獨獲9席,包括新晉獲得清算資格的馬來西亞、匈牙利。
張青松透露,由于馬來西亞、匈牙利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行下一步將以此為基點逐漸向東南亞和中東歐國家清算體系輻射。
與此同時,作為“一帶一路”清算體系的部署安排的一部分,中行還將加強與全球交易所合作,將清算系統與全球主流交易所網絡連接,實現交易所交易的清算和結算。
“在實現清算系統與交易所系統聯接后,就使得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所產品的推出成為可能,如可以推出人民幣期貨產品。”張青松說。
看重企業匯率風險防范意識
中國企業“走出去”,防范因匯率波動而產生的風險必不可少。張青松表示,中行在和客戶合作的時候,非常看重客戶自身的匯率風險防范意識,如企業自身對人民幣即期、遠期匯價變化的判斷。
與此同時,張青松表示,中行也會提供匯率風險防范工具。今年上半年以來,為防范多國貨幣匯率波動加大,中行拓展外匯保值業務幣種和產品,推出多幣種結售匯和代客交易產品,如推出俄羅斯盧布和哈薩克斯坦堅戈遠期結售匯業務,為“走出去”企業提供尼泊爾盧比、南非蘭特、捷克克朗、巴西雷亞爾等新興市場貨幣匯率保值業務。
此外,中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黃黨貴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數為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和轉型國家,資金融通需求強烈,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分支機構對當地幣種資金需求大,所以要通過多種渠道保障資金來源充足,今年6月,中行在境外市場發行40億美元“一帶一路”債券,涉及人民幣、美元、新加坡元、歐元4個幣種,主要滿足“一帶一路”沿線5家海外分行的資金需求。(孫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