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19日訊:8月19日央行通過MLF釋放1100億流動性,期限為6個月,利率3.35%。對此,民生宏觀發表題為《千億MLF,然并卵》文章分析稱,相信市場最擔心的是MLF能否取代降準,我們的答案是不能。
①從絕對量看,1100多億的MLF是不夠的。6月底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公布的超儲率是2.5%,7月外匯流出3000多億,8月預估5000億,這兩月外匯占款少了8000億,初步估計7、8月財政存款多增2000億。此外,考慮到準備金存款余額增大,法定存款準備金的補繳又凍結了超額準備金3000億,最后超儲率可能只有1.5%了。從央行的動作來看,逆回購+MLF只能提高0.2%左右的超儲,這種支持力度肯定是不夠的。如果MLF有用,從今天的資金面表現看,應該能看到資金利率的下行,但遺憾的是加權平均的7天質押回購利率2.5332%,較昨日是上升的。
②從期限看,MLF期限是六個月,逆回購是7天,考慮到外匯占款流出的是長期限流動性,因此,無論哪一種貨幣投放模式都無法替代降準,降準的期限理論上是無窮期的。
③從資金利率看,MLF資金利率在3.35%,比起降準釋放的“無成本”流動性仍然偏高,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實體能提供的高收益資產有限,這么高的資金利率能否緩解外匯占款對信用派生的收縮作用,也是有疑慮的。
④隨著市場收益率不斷下行(公司債和部分信用債尤甚)雖然我們不看好下半年債券市場的表現,但我們依然看好降準前債券市場的交易性機會。央媽不降準可能是考慮到匯率端的壓力,擔心降準之后引發更強的貶值預期,不過考慮到3.7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作為后盾,只要居民部門預期不逆轉,匯率風險還是能夠在可控的范圍之內。等匯率端稍見穩定后,我們能看到降準的出現,幅度約為100BP,時點預計在9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