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農業部長:7年來生鮮乳三聚氰胺檢測百分百合格
2015-08-19 16:51:26   來源:北京晨報   評論:0 點擊:

   “從孩子出生到3歲,我一直找朋友從日本背奶粉回來。國產奶不放心,‘海外背奶’又擔心‘斷奶’。”說起“海外背奶”的經歷,家住哈爾濱的丁先生萬般無奈。中國奶業協會最新數據令人尷尬——目前我國牛奶產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乳品進口量占比卻接近我國乳品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消費者“海外背奶”緣何不斷?國產奶何時能放心飲用?

   進口奶6年增7倍

   丁先生的選擇代表了當下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心理。盡管一些國家對嬰幼兒奶粉實施限購政策,甚至要查“出生證”,但我國一線城市的很多年輕父母依然在想方設法尋求海外代購,各種乳品的海淘依然火爆。

   雖然我國是牛奶產量大國,但同時卻又是乳類進口大國。中國奶業協會提供的統計顯示,目前在我國市場上每天銷售牛奶2億多斤。每年進口的乳粉和乳制品折合成牛奶約為1200萬噸,約占到全國奶類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洋奶”進口量增加明顯。數據顯示,我國進口奶粉從2008年的14萬噸激增至2014年的105萬噸,6年增長7倍多。而在中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中,外國品牌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消費者為何熱衷‘海外背奶’?主要還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費者對‘國奶’質量信心依然不足。”對此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

   7年“冰河期”正解凍

   “我以前買過進口常溫奶,一盒250毫升的進口奶大約七八元錢,現在長期喝還是買三元、光明等品牌的低溫奶,因為知道是農墾品牌,有自有奶源,而且一盒兩元多錢也承受得起。”北京市民賈女士說。

   時至今日,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已有7年,民族乳業走過漫長的“冰河期”。不過,種種跡象顯示,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國奶業拉開了全面轉型的序幕,國產乳制品不斷獲得國際認可,消費者對國產奶認可度有所提升,“冰河”有望“解凍”。

   “目前國內規模化牧場養殖比例接近50%,比7年前大幅提升,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國內一些大型乳業集團的奶品質量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說,現在是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國奶業發展的最好時期。”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說。

   菌落數控制標準超歐盟

   記者了解到,現代牧業的液態奶、飛鶴乳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今年獲得了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君樂寶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則通過了全球食品安全標準(BRC)A+認證。君樂寶在天貓去年“雙11”和今年“618”活動中,實現了國產奶粉銷售量首次超越國外品牌。

   “從質量安全的指標上看,我國乳品一些指標并不比歐美低,從乳蛋白含量上看,我國牛奶多數都大于3.0%,和發達國家牛奶相似。”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說。

   據王丁棉介紹,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家對乳業的監管大大加強,農業部從2009年開始連續7年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規模牧場生鮮乳菌落總數17.3萬個/毫升,個別企業低于2萬個/毫升,大大高于歐盟50萬個/毫升的標準。

   【奶·生產】

   ●產量高——我國奶牛存欄達到1400萬頭,牛奶產量穩定在3500萬噸至3800萬噸的水平,位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奶類占有量從1978年不足1公斤提高到2014年的33.8公斤。

   ●品種多——市場上的高溫奶、酸奶、巴氏奶、奶粉、乳飲料等各種產品種類齊全、供應充足。

   ●新科技——2014年,全國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5%,機械化擠奶率達到90%,分別比2008年提高25和39個百分點。

   ●重經營——種養加一體化經營加快推進,目前全國已有1.3萬個奶農專業合作社,乳企自建和參股奶源基地比重超過20%。

   【奶·安全】

   三聚氰胺抽檢百分之百合格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18日在中國奶業D20峰會上介紹,農業部連續7年實施生鮮乳質量監測計劃,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保持在100%,規模牧場的生鮮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均大幅高于國家標準。

相關熱詞搜索:百分百|氰胺

上一篇:黃興國回應楊棟梁被查:具體情況不清楚
下一篇:最后一頁

分享到: 收藏

右側版權信息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財經時報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財經時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務

  違法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cncaijing@163.com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所有版權 中國財經時報網

  聯系郵箱:cncaijing@163.com              技術QQ:3570931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