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8月17日電 (記者 周銳)天津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首批9位心理專家17日進駐天津港爆炸事故居民安置點之一的泰達第二小學。
這個在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北京奧運均發揮過作用的機構,將從18日起正式開始工作,為醫院傷員的家屬、安置點的民眾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
在泰達第二小學門口,中新社記者見到了準備進入安置點的專家團隊。天津心理咨詢師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汪潔正在向團隊其他成員交代進入安置點后的注意事項。
汪潔告訴中新社記者,在爆炸發生后,她所在的機構受天津市官方委托組成了專門的心理專家服務團隊,這個團隊由教育、心理、醫療等多領域的專家組成,均具有國家二級心心理咨詢師的資質。
汪潔介紹說,重大事故或者災害發生后,受波及者的心理變化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最開始的應激期可能出現軀體反應、慌亂恐懼的情緒以及飲食不振、睡眠失常等癥狀,嚴重的甚至在和他人交往時會回避退縮。
她表示,在應激期后,就是提高自己認知能力、積蓄自我修復能量的平復期和解決問題的自愈期。專業的輔導和治療對于遇難者家屬、安置點民眾等會有較大幫助。
汪潔指出,相比于普通志愿者隨意的聊天陪伴,心理專家在溝通上有著較多講究,從溝通、共情、卷入深度和淺度以及如何隔離都有著相關的專業要求,從而避免隨意聊天中無意識觸動聊天對象傷痛處,或者是聊天結束時聊天對象又一次失落不安。
她強調,雖然心理問題真正爆發前會有一個沉淀過程,但及早介入能夠更好避免應激事件造成的危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