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實習記者 沈躍)
周四(9月11日),滬深兩市雙雙小幅低開,早盤權重板塊全線上揚,多方逼空股指震蕩上行,滬指觸及2343.6點,創下去年3月25日以來新高。午后,鋼鐵、保險、煤炭等藍籌股領跌,滬深股指跳水下挫,尾盤微幅攀升,滬指收跌0.29%。創業板高開高走,午后漲幅收窄至0.54%。
截至收盤,滬指報2311.68點,下跌0.29%;深成指報8117.92點,下跌0.50%;中小板指報5458.44點,下跌0.37%;創業板指報1513.01點,上漲0.54%。
滬市成交額為1972.33億元,深市成交額為2386.08億元,兩市合計成交額為4358.41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3609.47億元大幅放量。
“大盤跳水在情理之中,一方面是節前六連陽,漲幅過大,獲利盤回吐壓力很大。另一方面今日公布CPI經濟數據不理想,說明經濟復蘇力度比較低。”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短線有調整的壓力,但是中線來看,市場反彈趨勢已經確立,回調之后會繼續反彈。
統計局11日公布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8月份CPI同比漲幅降至2.0%,PPI同比下降1.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0%,非食品價格上漲1.5%;消費品價格上漲1.8%,服務價格上漲2.4%。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解讀數據稱,CPI同比增長2%,略低于預期,豬肉和雞蛋價格上漲是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非食品環比下降0.1%,主因是油價連續下調,但反映低端勞動力成本的家庭服務及加工維修服務環比連續上漲。 PPI同比-1.2%,環比-0.2%,主因系基建投資和財政支出同比降幅擴大。受制于產能過剩和總需求不足,黑色、煤炭和建材類等周期品價格仍環比大幅負增長。
從數據上看,8月通脹漲幅有所放緩,預計未來CPI及PPI漲幅,分析人士意見不一。
管清友認為,通脹微觀具備上漲基礎,但總需求不強,預計整體漲幅可控。三季度和因去年同期基數高,通脹壓力還不會顯現,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物價上漲壓力會增加,但考慮到實體經濟總需求偏弱和8月物價環比上漲偏弱,整體漲幅依然可控,預計明年一二季度CPI同比在3%-3.5%之間。地產依舊下行,李克強總理強調經濟增長彈性,未來穩增長力度加碼的可能性不高,在產能過剩沒有根本緩解下,預計未來的PPI環比漲幅仍不樂觀。
大同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胡曉輝對財新記者表示,中國下半年的通脹壓力不大,這同經濟降增速關聯度很高,尤其是PPI,說明目前整體上還是依靠降價來清庫存。胡曉輝稱:“下半年如果一定要找到有可能刺激通脹再起的因素,第一將出現在豬肉,由于母豬存欄數較峰值下降了12%,由此誘發的豬肉價格瘋漲推動通脹;第二貨幣再次超發(可能幾乎沒有);第三是房價大幅飆升(可能性也不大)。 總之,下半年壓力很小。”
展望下半年的政策,胡曉輝認為貨幣政策還會保持平穩,這就基本保障了下半年甚至明年上半年的通脹壓力不大,這為市場一但出現加速下滑,贏得了政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