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品牌代言人或品牌活動的嘉賓選擇要與品牌相匹配
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熱衷明星代言營銷策略。明星代言活動,可以利用明星的個人影響力帶動品牌的知名度,利用明星個人良好的形象提升品牌的美譽度,讓消費者通過明星傳遞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
明星代言也有很大的風險,因為你不知道明星什么時候會出負面新聞。在明星選擇上,不應該太多的考慮價格,重要的是考慮明星與品牌的匹配度,而往往企業在選擇明星時考慮的是費用。如果企業沒有明星代言的規模和平臺,寧可不用明星代言,也不可找與品牌定位不匹配的明星。上海衛浴展干露露確實火了一把,半P連體褲一穿吸引了不少眼球,如果用她做品牌代言,真不知道該傳遞什么樣的品牌文化,畢竟這樣的形象登不了大雅之堂,只能作為一種娛樂罷了。
5、品牌宣傳組合策略要與目標相一致
中國基本上是廣告拉動消費,廣告投入有多大,你的知名度就有多高。國外的朋友開玩笑說,在中國做生意,東西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廣告做得好不好,雖是玩笑也足以說明中國現在的現狀。為什么中國企業會出現毒膠囊、三聚氰胺奶等問題,這和中國人做事業的出發點有很大關系,中國是利益至上的市場環境,而國外企業家很多做企業首先考慮的是社會責任,其次才是利益。這并不是說中國企業家都沒有良知,而是環境造成了這種現象,政府法制的不建全造成了這樣的市場環境,同時是中國生產的東西,為什么銷往香港的就不會有問題.是因為香港的標準比國內嚴格,香港的處罰機制嚴厲。
企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策略,和企業的規模和發展階段有很大關系,同時也和市場環境有一定的關系,企業的目標或業績來源不同,媒體組合也應有所不同,你的業績增長點在哪里,你就應該向目標受眾群的媒體進行傾斜,切不可搞經驗主義或熟人主義,使品牌宣傳與目標不一致,二者的不一致,除了浪費宣傳資源外,還無法拉動業績的提升,造成業務部門和宣傳部門發生矛盾。
6、品牌宣傳投入評估要科學
現在,中國企業一大部分廣告投入是無效投入,產生無效宣傳的原因就在企業很難對廣告投放效果做出評估,對廣告形式缺乏具體分析,還是按以往的習慣進行廣告投放,并沒有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和階段性。每一年企業經營狀況是不同的,廣告投放也應該有所區別,而廣告投放的執行者,大多不是企業的高層,對企業的戰略理解不全面,只是按預算和以前的經驗和廣告資源進行投放,最終造成了廣告與戰略不對應,廣告效應下降。
7、品牌宣傳專員很重要
企業廣告投放大多是由市場部來完成,大多企業并沒有廣告投放專員,所有的投放基本上都由市場部經理和銷售老總拍腦袋決定,廣告投了到底效果如何,沒有人去跟蹤,也沒有人對投放過程進行階段性的調整。廣告做久了就會產生視覺疲勞,同樣會降低廣告的效果。一個企業的宣傳投入大概在銷售額的3%左右,一個3億的企業廣告投入就近1000萬,如果廣告投入管理不好至少會造成10%,也就是100萬的無效投入,100萬完全可以養20個市場部的人員,所以別為一點小錢讓你的廣告資源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