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作為世界上金融屬性最強的大宗商品,一直以來定價權的中心都在紐約和倫敦。然而近年來隨著亞洲市場黃金交易量和消費量的飆升,亞洲各大交易所之間正醞釀著一場激烈的黃金定價權之爭。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下稱“新交所”)計劃將于9月推出以批發25公斤金條為主體的全球首個實物黃金合約。該合約純度達99.99的全球性黃金合約,將由六個每日合約組成一個系列,從而為亞洲地區的實物黃金用戶提供更透明的黃金批發價格。
“推出全球首個實物黃金合約是新加坡政府打造貴金屬交易中心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加坡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來發展黃金交易。”新交所總裁Muthukrishnan Ramawswami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專訪時表示,并指出該合約主要針對新加坡本地和東南亞市場,與亞洲其他交易所將形成“錯位競爭”。
他透露,新加坡政府近年來一直積極部署,在過去兩年中通過取消黃金征稅吸引黃金冶煉商、建立倉儲設施等,為建立黃金交易中心奠定了倉儲、精煉、交易三大重要基礎。
亞洲目前已在全球黃金生產和消費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亞洲去年消費的黃金珠寶、金條和金幣占據全球消費總量的63%。但目前亞洲市場實物黃金的供應,尤其是大公斤金條的供應還未形成一個公開透明并具規模的交易市場。
目前亞洲現貨黃金交易主要參考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的內盤定價,然而這個運作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內盤定價機制的受操縱丑聞廣為市場關注,因此亞洲市場的參與者們迫切需要一個更加公開、透明的現貨黃金定價體系。
打造黃金生態體系
新交所推出這個實物黃金合約有哪些具體的考慮?
Ramawswami:這次計劃推出的實物黃金公斤條合約,具體是由新交所牽頭,其他參與方包括世界黃金協會、新加坡黃金市場協會(SBMA)以及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這是新加坡政府近年來一直努力打造本地貴金屬交易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金在貴金屬交易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新加坡擁有良好的地理優勢,相比現有的黃金定價中心,更加靠近亞洲地區的買方和賣方,這為新加坡發展黃金產業和黃金批發市場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然而新加坡作為一個黃金市場的“中立方”,既不是黃金的生產區也不是黃金的主要消費區,這有利于創造一個公平積極的市場環境。我們相信即將推出的實物黃金合約將會為東南亞的黃金市場創造更多的流動性和發展機遇。
新加坡政府在創建本地貴金屬交易中心方面之前有哪些具體的準備?
Ramawswami:為了將新加坡打造成為一個貴金屬交易中心,早在2012年10月,新加坡政府就宣布豁免投資級的黃金、白銀和白金的消費稅,但這些黃金、白銀和白金的冶煉商必須通過倫敦金銀業市場協會的認證,此舉大大促進了新加坡的黃金貿易。此外,新加坡政府在2010年設立的新加坡自由港,推出最領先的貴金屬倉儲服務設施,并且吸引了多家國際投行在新加坡推出了黃金倉儲服務。
這次計劃推出的實物黃金合約將形成一個新加坡實物黃金基準價格,有助于發揮新加坡現有的物流倉儲配套,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黃金生態系統。
目前新交所推出這個實物黃金合約的準備工作進展如何?
Ramawswami:新交所擁有一個高效的產品拓展架構體系和操作規范,覆蓋交易所目前所有的產品。即將推出的這個實物黃金合約也會按照這個產品發展體系的規定來進行,確保在推出前所有的準備工作就緒。其中包括潛在客戶的參與、系統測試、清算會員的安排,以及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正式批準等。
此外,我們制定了嚴格的黃金交割標準,該合約交付的黃金必須是直接從被認可的煉金商采購,并存放在被認可的金庫中,以確保整個黃金儲藏、包裝、運送的各個環節都符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