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于498元/噸,比前一報告期下降了8元/噸。同時環渤海動力煤價也正式破“5”,再創新低。
煤炭專家李學剛認為,進入6月份之后截止到本期,價格指數連續八周下降,累計下降了39元/噸,本期價格指數水平繼續刷新2010年10月13日發布以來的最低記錄。破“5”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進入7月份之后,盡管已經進入夏季電力和煤炭的消費高峰時節,但是當月上旬電力生產和消費依然低迷,電煤庫存高企、采購積極性不足,使得對今年夏季動力煤市場演繹“靠天吃飯”行情的期冀受挫;另一方面,盡管6月下旬至今主要煤炭生產企業集團多次降價,但是環渤海主要發運港口的煤炭庫存持續高位運行,使得主要煤炭企業的促銷壓力揮之不去,繼續降價的“預期”不僅增加了市場對價格走勢的“悲觀”情緒,抑制了采購需求,也直接打壓了煤炭交易價格,導致本期價格指數跌幅進一步擴大。
中國證券網記者從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了解到,行業老大神華為了進一步刺激銷售,7月22日,再度下調各卡數下水動力煤價格5元/噸。業內人士認為,神華7月執行的促銷措施顯現了效果,并成功搶占了部分市場份額。
據安迅思調研了解到,自從神華7月采取新的促銷政策以及在月內連續多次調價之后,神華旗下黃驊港的煤炭庫存從6月下旬最高的260萬噸,快速下降至7月23日的176萬噸、且到船數量明顯上升;但同時其他北方港口的出貨情況則未見明顯好轉。一位與神華簽訂了長協合同的下游用戶表示,最近都黃驊港拉貨的煤船有所增多,且沿海運費也較前兩周的年內低位有所上升。但該人士認為目前的情況是神華搶占了別人的“蛋糕”,而并不是國內煤炭市場全面復蘇的表現,因為目前火電廠的發電需求并沒有大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