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跳廣場舞被潑機油,兩黑衣人提桶從頭上澆,當時王大媽和四個伙伴來到2幢和3幢之間的通道上,放音樂跳舞。大媽們說,這兩個男人潑了油以后,很快就跑了,跑到小區門口,上車逃走。
近年來,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成為人們追求的主流。尤其是退休的老人們,娛樂文化生活成為老人們的“天倫之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廣場舞逐漸受到老人們德追捧,星星之火速成燎原之勢,一方面廣場舞能滿足老人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能強健身體、愉悅心情、結交朋友、增進交流。這種健身與社交二合一的活動,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情趣與快樂。
可是生活就像硬幣,總有正反面。在大媽愉悅地跳著廣場舞時,另一群人卻被廣場舞高分貝的喇叭折磨得怨聲載道。一群人的狂歡,引發了另一群人的不安。廣場舞成了多種爭端的導火索。因此,出現了廣場舞大媽被潑糞、被爆頭和居民買高音炮還擊廣場舞,大媽被警告聲逼退等熱點新聞。
其實,解決廣場舞與居民的磨擦很簡單——比著箍箍買鴨蛋即可。何為比著箍箍買鴨蛋?就是限音量、限時段、限區域、限制揚聲設備和樂器。首先,政府相關部門和業主應規劃距集中住宅區較遠的地點供群眾跳廣場舞,并且規定跳舞的時間段和音量,只要比著“四限”箍箍,廣場舞摩擦將銷聲匿跡。另外,爭對現有的可能引發廣場舞摩擦的地點,業主或相關部門應派專人了解情況,及時調解,將可能發生的摩擦扼殺于搖籃。如此一來,廣場舞擾民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文/蕭存遠)
作者:蕭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