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靜致遠)
據新華社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16日全文向社會公布。兩個文件明確了公車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國范圍公車改革的大幕正式開啟。 (來源于:南方都市報)
國家對公車改革真是一場及時雨。“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是在回歸最本源的公車制度。眾所周知,“公車”一直來被視作特權的象征。公車私用問題一直被群眾所詬病,高額的養(yǎng)車成本、數目龐大的油費報銷都說明了公車改革之路的必然性。公車如何改革?在一些地方試點、先行看來,既有積極一面,也有走形象、打擦邊球的現象。中央出臺的關于公車制度改革指導意見和改革方案或許能為“公車改革”之路指明方向。同時,筆者覺得向公車改革亮利劍奏響反腐最強音。
顯而易見,對于公車改革不光群眾支持,對于一般的公職人員、財政供養(yǎng)人員來講也是歡迎的。在一些娛樂、度假場所出現的公車私用現象,出現了“公車撞人致死”卻私了的現象,引起了群眾巨大的反感;“公車”在一些地方、單位那就是領導的私人物品,成為領導干部出行的交通工具。而一般的辦事工作人員既沒有車補也沒有公車可搭,穿梭在城市不同的單位部門之間,不利于單位的團結,也助長了錯誤的權力觀。
但是,公車改革不能一補了事。按照新方案,我國取消副部級以下領導干部用車,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普通公務出行社會化,適度發(fā)放公務交通補貼。司局級每月補貼1300元、處級800元、科級及以下500元。這只是一個指導意見,資金到底是同一財政出還是地方出,這決定了公車改革是否能夠順利達到預期效果;如果實行公車補貼,制度、監(jiān)督也應該跟上步伐。不能享受了補貼還存在私車公用、公車私化的問題發(fā)生,這樣既改變不了特權的亂象,也會造成新的不公平和差距。不利于干部內部的團結,更加會助長不正之風;公車改革應根據不同地方、不同崗位實行不同的改革辦法,才能保障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也能遏制公車私用、違規(guī)使用問題;現有公車不能一拍了事,避免財政資源重復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