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業人均月薪超10萬
成央企隱形“高富帥”;從業人員僅1萬人左右,“工資+提成”帶來高收入
金融行業薪酬普遍高,但金融業內信托、保險、銀行等各個行業具體薪資卻不盡相同。
據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信托業實現人均利潤305.65萬元,遠超銀行、基金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有媒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信托業的人均利潤仍然高達146.96萬元。
以安信信托為例,中報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安信信托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5.48億元。其中,本期支付的職工薪酬為1.1億元。如果按照去年職工人數163人計算,平均每月人均薪酬為114454.71元。
公開資料顯示,安信信托2008年增發方案獲證監會通過,增發完成后,中信信托100%股權注入公司。增發完成后,安信信托實質上被納入中信集團體系內。央企和金控背景將成為該公司核心競爭優勢之一。
實際上,目前國內知名信托業幾乎都擁有央企國資背景。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僅是央企背景的就有17家,包括國投信托、華潤信托、中鐵信托等多家知名信托公司。其他信托如中信信托、長城信托、興業信托等,其背景也是中信集團、長城資產管理、興業銀行等央企金融機構。
有分析認為,信托業高利潤率不僅與其業務來源有關,也與其相對較低的成本支出有關。信托業全行業從業人員僅1萬人左右,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員工人數不到200人,這與銀行業數量眾多的分支機構和保險業龐大的銷售隊伍形成鮮明對比。
國內一家知名信托公司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績效好的時候,光是年終獎也能夠達到100萬。“本身信托類上市公司不多,再加上很多信托產品都是借道銀行,不需要大量做廣告宣傳,因此曝光在人們面前的機會較少。”
據介紹,目前信托公司業務部門人員的收入構成多是“工資+項目提成”,信托公司給出的提成可能是30%—50%,因此,出現10萬月薪并不奇怪。“信托公司在發行某個信托時,融資成本有時會達20%左右,信托公司給投資者的收益一般為10%左右,中間除去給銀行、第三方理財的渠道成本,信托公司能夠獲得巨額傭金。” 新京報記者 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