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以45元買下票面100元的月餅票,隨后我們會以65元左右價格賣出給下家或需要月餅票的散客,我們賺20元左右差價。假如每單100元可賺約20元差價,那么一天若交易100單,則至少有2000元收益,以往很多月餅票的票價高達200多元至300多元,那么我們的差價還會更高一點。”老張回憶著以往的“光輝歲月”。
通常,對“黃牛”們而言,在中秋之前的一個月就已經(jīng)開始了月餅票的交易,這意味著中秋節(jié)旺季的一個月內(nèi),不少“黃牛”可賺取數(shù)萬元利潤。
“我以往做完中秋節(jié)這個檔期,就可以休息幾天,因為利潤較高,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今年肯定不行了,我的量減少了70%~80%,即中秋月餅票的利潤只有幾千元了。雖然我們也聽說有些酒店今年改成了自助餐或其他健康禮盒,但這些套餐我們無法交易,比如有些酒店是訂餐,但沒有實體的券,有些則只寫禮盒,而不標注價格,我們根本無法收貨,也無法出售。”阿偉頗為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