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裝修旺季,地板價格近期有小幅上漲。
時值家裝旺季,作為裝修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地板鋪裝一向令業主們煞費苦心。近期不少商家都有提價動作,導致整體市場價格小幅上漲。消費者在選購時最好貨比三家。
近日,走訪地板市場發現,近期不少商家都有提價動作,導致整體市場價格小幅上漲。盡管有經銷商反映稱漲價是受成本上浮等因素所迫,但有業內人士透露,虛標價格及安裝時漲價等現象是地板市場上一直存在的亂象,消費者在選購時最好貨比三家,理性應對。
另有部分消費者反映,本是為圖省事而選擇網購,卻在送貨及退貨等方面遇到不小麻煩。對此,專家認為,消費者在網購地板的前期就應仔細詢問商品的質保期限、售后等問題以便后期維權。
此外,觀察發現,一些號稱“零甲醛”或“負離子”的地板產品成了新近的消費時尚。然而,專家指出,零甲醛的宣傳并不科學,而負離子地板是否真的有效也有待考證,切勿被商家炒作的高價概念蒙蔽。
地板明碼虛價成潛規則
近日走訪多家賣場發現,近期不少商家都有提價動作,導致整體市場價格有小幅度上浮。對于此輪漲價,有經銷商稱,由于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原材料、勞動力、物流成本都不斷上漲,導致利潤空間不斷向下擠壓,迫于壓力只好被迫漲價。
據了解,原材料成本在一些實木地板企業的整體生產成本中占比較大,而今年以來,上游原材料價格確實有所上漲,尤其是一些從南亞國家進口原材料的地板企業,受到當地相關政策監管措施越來越嚴格的制約,原料成本也有所上升。
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盡管成本上浮對終端價格確實存在影響,但地板市場上歷來存在較為嚴重的價格亂象,虛標價格等現象一直存在。“價格不透明是行業潛規則,標價與成交價相差很遠,有些成交價還不到標簽價的50%。有些商家還會暗中漲價,先抬價再給你個折扣,最后等于漲價了。”
家住天河區的余先生對抱怨道:“現在地板常搞各種促銷,看上去好像折扣很多,但真不知道實價是多少,就算打了折也還是擔心被坑。”
此外,還有消費者反映在安裝地板時被抬價。剛裝修完的賀小姐告訴,“開始談好了200元錢一平方米,后來安裝的時候又跟我加各種配件的錢。”
對此,業內人士稱,雖然很多大品牌對產品制定了統一價格,但不同經銷商往往價格不同,消費者在選購時不妨貨比三家。在討價還價時,最好將安裝和配件費也算好,以防對方在安裝時加價。
線上購買:物流及售后成最大考驗
對不少消費者來說,在賣場與狡猾的商家周旋費時又費力,還不一定能拿到實價。如此一來,明碼標價又送貨上門的網購就成了不少偷懶業主的捷徑。然而,近來有不少消費者向反映被坑了!
家住海珠區的黃先生稱,上個月在網上拍下了一款某品牌實木地板,售價92元一平方米,比實體店標價便宜近一半價錢。當時店家承諾拍下后一周內發貨,誰知拖了一個月也沒有發貨。黃先生找到購買記錄卻發現,網頁上寫著“2~3個月安裝”,客服人員則稱,還在等待廠家補貨。然而,當初拍下時,客服人員并未作出相應提醒。
此外,還有消費者反映,網購地板被要求自己前去提貨。“地板這么大的物件怎么也得送貨上門啊,居然打電話通知我去提貨點自取,這讓我怎么取?還有安裝,他們什么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