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金磚銀行與建立應急儲備基金,只是金磚國家邁出整合全球金融資源的第一步,本身存在競合關系的金磚各國,現在先要解決的,是各自利益訴求的共性化安排。也就是說,金磚國家要拿出十二分的使命擔當,合理解決利益分歧,這樣才有可能形成合力,增強機制化平臺的生命力。其次,暫時不缺錢的金磚國家,在危機時刻相信可以拿出數以千億美元的救助基金,但在應對金融危機方面顯然還顯著缺乏國際協作經驗,一旦在解決危機過程中遇到挫折,其下一步的行為安排如何展開,無論如何要有預案。作為改革既有秩序的新生力量,金磚國家盡管有熱情有動力,但眼下還普遍缺乏可以撬動國際經濟治理機制改革的力量杠桿。換句話說,金磚銀行眼下最重要的任務并非打破由世行和IMF主宰的國際金融體系,而是如何盡快在金磚國家中達成對金磚銀行的運轉原則的共識。因為,只要金磚國家的貨幣還不是國際儲備貨幣,其行為空間就依然跳不開美元的戰略鎖定,而如何與美國主導下的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形成有效合作與共生關系,同樣是高難度命題。
從中長期來看,金磚國家有實力提供總額為5000億美元的金融開發與穩定基金。為了服務全球經濟發展與金融穩定的大目標,適當時候,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應急儲備基金不妨考慮吸收德國等工業化國家以及韓國等新興經濟體的資金加入,如果這樣,則既增加了代表性,又能擴大力量基礎,不僅有可能構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穩定機制,還有利于打造三邊均勢貨幣的穩定格局,促進既有國際金融秩序的治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