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挖掘碳匯潛力。發展碳交易市場
為了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充分挖掘森林碳匯潛力,不斷改進森林管理,利用先進技術提升單位面積的生物產量,想方設法擴大森林覆蓋面積。在實際操作中,受能源結構與節能減排技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節能減排上的成本各不相同,由此產生了碳匯市場。城市發展過程中可積極借鑒國際活動中的碳交易機制,利用碳交易市場來引領低碳經濟發展,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開辟新的商機,進一步推動現代化清潔型城市發展。
2.4發達國家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借鑒
全球氣球變暖、資源緊張、能源安全等問題推動了世界各國對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研究,在這方面,國際上一些城市在低碳環保發展領域起著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值得我國城市發展規劃積極學習借鑒。
舉例來講:柏林充分發揮其自然環境優勢,積極發展微型發電,構筑了完整的區域供熱網和熱電聯產網;倫敦政府建立氣候變化管理局,專設分布能源管理供給部門對能源進行區別管理,實現宏觀控制;太陽能集熱器則在巴塞羅那得到全面普及和應用;日本東京在低碳城市發展中發揮余熱效能,同時研究創新天然氣發電;風力發電應用較好的城市如哥本哈根,它的發展模式與柏林有些類似,都在城市中大范圍設置建立區域供熱網和熱電聯產網,取得良好成效。
3、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問題矛盾的日益加重,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國家與城市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低碳經濟,加強節能減排技改,在當前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我國低碳城市的發展近幾年才剛剛展開,對比國際上部分發達國家發展,我國起步晚、理論落后、發展緩慢。應積極吸取發達國家先進經驗,緊跟國際步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擇性地結合本土實際不斷完善自身不足,提升自主研發實力,推動節能減排技改,進而促進低碳經濟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