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時任民生銀行行長的洪崎曾在一次論壇上說,“我們有時候利潤太高了,有時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兩年后的2013年,上市銀行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和中信銀行等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高達10781.56億元,超過全部A股上市公司同期凈利潤的40%。
銀行,依然堪稱“賺錢機器”。上市銀行作為公眾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之時,是否更多地反哺社會了?
經濟學家、央視財經特約評論員、重慶金融學會副秘書長許維鴻對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表示,企業社會責任不應是稀缺品,企業公民更不應回避社會責任。把頭埋在沙子里當鴕鳥,對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并無裨益。
此次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活動,也得到了銀行肯定。興業銀行一位相關負責人向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表示,這是第一次有媒體就社會責任的事找過來。
上述十家銀行最近三年均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同時也計算了每股社會貢獻值。這在A股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見。
不過,上市銀行只刊登了每股社會貢獻值的計算結果,沒有公布計算的基礎數據。
此外,上交所提出的每股社會貢獻值計算公式——每股社會貢獻值=每股收益+(納稅總額+職工費用+利息支出+公益投入總額-社會成本)÷期末總股本,還有銀行在介紹計算公式時甚至省去了社會成本這一指標。
浦發銀行在2013年社會責任報告中這樣寫道:“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2008年5月14日發布的 《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暨發布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的相關要求,并考慮到銀行業的行業特性,建議每股社會貢獻值的計算方式如下:每股社會貢獻值=每股收益+(納稅額+職工費用+利息支出+公益投入總額)÷股本。其中,納稅額、利息支出、企業留存收益和股息、稅后利潤屬于對社會的直接經濟價值貢獻。”
這是否意味著銀行對社會只有貢獻,而沒有社會成本?
此外,公開報道顯示,如理財產品、銀行卡等方面,因為銀行自身原因,普遍在2013年曾造成過儲戶或購買者的損失。
甚至去年5月還曝出農業銀行原副行長楊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經查,楊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當時新華社這樣報道。
許維鴻稱,銀行在金融體系和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雖然在環境方面可能不會給社會造成什么影響或損失,但是給儲戶、社會帶來經濟上的影響或損失,不能忽視。
鑒于此,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此次在環境或社會影響上,著重考察銀行對儲戶、社會是否造成損失,或者員工有無違法違紀行為、案件。
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統計了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每股社會貢獻值情況,再根據公益投入、政府補貼、員工報酬、繳納稅費結合總股本進行定量測算,最后以公開資料來考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或對社會造成的損失程度,以上述七個指標綜合打分,得出了2013年十家最賺錢上市銀行社會責任綜合得分。
為求客觀、無誤,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將計算結果向十家銀行分別進行了確認。
社會責任綜合評價結果顯示,規模較小的股份制銀行做的相對更好。工農中建四大行得分處于底部,中國銀行更是墊底。結合總股本后的公益投入、員工報酬、稅費貢獻情況,四大行都不佳。此外,特別是在自身管理和風控上,銀行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