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宏觀 > 行業 > 正文

新西蘭最大教育城市如何做教育?
2014-12-19 11:00:2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論:0 點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對新西蘭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新雙方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關于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雙方將簽署氣候變化、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文件。

今年也恰逢上海和新西蘭達尼丁市結為友城20周年,達尼丁市市長戴夫·卡爾率領代表團來到上海,與上海方面簽署了教育領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協議。

達尼丁市是新西蘭第四大城市,被譽為新西蘭的“教育之都”,高等教育發達,該市的奧塔哥大學是新西蘭第一所大學,其醫學、生理等學科享譽世界,位于同一城市的奧塔哥理工學院也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

在訪問間隙,戴夫·卡爾戴夫·卡爾市長和他率領的教育代表團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專訪。

一切為教育服務

《21世紀》:新西蘭和上海在教育創新方面有哪些合作?

戴夫·卡爾市長: 達尼丁和上海是20年姐妹關系,兩市的城市姐妹關系不僅僅是那種握手和官方形式的合作,而在更廣泛的領域有深入合作。

教育是兩市姐妹合作關系中最重要的領域。最近,奧塔哥理工學院分別和上海技術工程大學和上海電機學院剛剛建立合作關系。

同時我們還成立了一個獎學金項目,幫助兩市的大學生和中學生進行有獎學金的互換交流,分別在對方的城市學習和生活兩周時間,來了解對方的文化。

《21世紀》:兩國教育理念如此不同,為什么要選擇從教育開始作為交往的手段?未來還有別的什么方式來建立更多的交往合作?

戴夫·卡爾市長:之所以選擇上海是因為上海在中國整個教育系統里面質量是頂尖的,達尼丁也號稱是新西蘭第一大教育城市,產生了新西蘭第一個女醫生、第一個女律師,有很多教育領域的“第一”都是從達尼丁出來的,所以在教育方面達尼丁最有話說,最能夠提供創新的經驗,而且能不斷突破這種極限,開拓新的領域。

教育是達尼丁市最大的產業,經濟的占比也是最大的,該市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是就讀于高校的學生。

我本人非常歡迎國際學生,特別希望通過教育來推動進一步合作,每年兩次達尼丁和上海的交換生實際上是我自己出錢,希望學生到達尼丁以后也可以和我見面,完成交流。

《21世紀》:請具體介紹一下新西蘭和上海的學校政府機構之間的合作項目?

戴夫·卡爾市長:我們有兩所中學分別和上海的學校有合作關系。高中的合作特別強調學生在國際領導力、自尊和自信心的發展,與上海的合作不僅僅局限于課程的領域,還可以有更廣泛的交流,很期待接下來在發展女性權利的方面有進一步的合作。

例如奧塔哥男子高中和上海第八男子高中建立了合作關系,兩所高中有一種很妙的聯系,奧塔哥高中是在1863年成立的,而上海這邊合作的中學是在1861成立的,時間和歷史的長度都很像。

我們的愿景就是拓寬兩所學校老師學生的國際化視野,讓他們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知識。

在進行接洽的時候發現,兩所院校有很多的共同點,首先就是不僅注重提升學生成績,而且還重視綜合能力的成長,第二就是希望給老師和學生都提供更多的機會,第三就是在教師培訓這一塊上也希望能下很大的功夫,提升教師的素質。

通過姐妹城市關系和姐妹院校關系,對我們發展國際化的都市,發展全球視野都是很重要的,而且特別是培養全球公民的意識。

達尼丁的高等院校和上海的復旦大學、上海交大都有合作項目。

達尼丁本地的學生需要拓寬國際視野,接觸不同的文化。也希望有更多的上海學生去達尼丁,達尼丁80%的學生是國際生,所以很注重保護國際生權益和發展。

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21世紀》:與新西蘭學生比起來,中國學生在素質方面有哪些不同?

戴夫·卡爾市長:在教學體驗中發現中國學生特別強調事實,也就是具體知識點的吸收。但是新西蘭的教育系統更強調能夠使學生在綜合能力比如批判性能力、創新性思維上得到提高,他們的課程不僅關注知識,而且更關注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培養學習的能力,他們的目標就是培養全才,類似于博雅教育、通識課程。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的教育體系會通過個性化的課程和輔導來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問題,針對每一個獨立的學生都有自己的設計和課程的管理,希望通過這個課程,學生能進入新西蘭更好的大學,不僅僅是新西蘭的大學,也能夠進入國際上很好的高校。

我們把教育放到第一位,同時教育中也有一個漸進的目標,就是在課程之外希望學生能參與到社區的發展和貢獻當中,能夠有公民意識。

我們一直有這樣一個理念,就是通過實踐來學習知識,學校提供創意手工的課程,所以他們想進入職業教育的可以去理工學院,如果想搞理論研究的話可以去一般的大學。

如果從高校的角度來談中國與新西蘭的教育的區別的話,就是新西蘭的老師相比中國老師來說更放手,更希望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老師對學生的主動教導會比較少。

這種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和他們的專業知識一起培養的,這也是為什么新西蘭的學生在畢業了以后就業會更容易,因為他們除了專業知識以外還知道怎么樣獨立地解決問題。

《21世紀》:習慣于被嚴加管教的中國學生要如何適應新西蘭大學輕松自由的環境?現在去新西蘭的學生都能很好的適應嗎?

戴夫·卡爾市長:兩種教育體系雖然不一樣,但中國學生也有很優秀的特質,第一就是刻苦,第二就是好奇心很強,所以我們的很多院校通過特別的設計課程來讓學生適應這種環境。

雖然學生適應起來進度不一,但專門的課程可以讓他們快速的融入,學院主要進行了提供強調科研,以就業和實踐為基礎的課程,通過合作來發展溝通能力三個方面的努力。

職業學院與普通大學可融合互通

《21世紀》:在新西蘭的教育體系中是如何平衡職業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呢?

戴夫·卡爾市長:新西蘭的教育系統雖然也有職業學院和普通大學之分,但不是截然一刀分開的,他們之間也會有理論與實踐的合作,例如奧塔哥大學法律學院、醫學院這種職業培訓類的也是很強的,有很多實習的東西和職業培訓的部分。

職業學院和普通大學是可以互相融合互相合作的,新西蘭的教育體制是雙軌制,職業學院的學生可以申請到普通大學學習理論,學習純理論的普通大學學生如果對實踐感興趣也可以到職業學院去。

保持平衡的重要方面就是持續與企業保持直接的對話與溝通,企業和老師直接對話,企業會告訴老師,他們需要的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技能和專業知識,所以能保證教學始終能反映市場的需求,奧塔哥大學每年至少會有兩次去了解企業的需求。

新西蘭從中學的時候就開始培養這種意識,通過個性化的教學,觀察每一個學生反映出來的特質。另外中學開始就有就業指導中心,通過與學生交流,看看他們可能喜歡的是一個什么樣的發展,他們沒有特別明確的職業教育分類,通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持續與企業的對話,直接通過對學生和企業的對話來發現就業的潛質。新西蘭有個項目叫職業教育通道,也是通過與企業的交流,讓學生更好地獲得職業教育的機會。

雖然新西蘭鼓勵學生進入大學,但學生如果到了十五歲不想進入大學而想要工作,學校也有項目與企業或NGO有合作項目,保障學生獲得培訓,保障他們達到文字識讀的水平和職業技能水平,再參加職業工作。

保障供需平衡其中一個解決方法就是整個社會各方,包括企業政府院校都有緊密的合作,每年都會和中學,和企業及市政廳一起開會,來看現在的教育,招生情況是什么,然后大家一起來找到就業缺口在哪,他們需要開設什么樣新的培訓項目來保障這個新的就業缺口會填滿、被平衡。

教育體驗是多元的

《21世紀》:現在移動互聯網、科技的應用在教育體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戴夫·卡爾市長:我們意識到這種趨勢,在保持原來的教育課程外在網上也會開設這種教育課程,還有函授課程,隨時可以去點擊。

但通過反饋的情況,我們發現在網上進行的這種視頻課程或教育課程完成率是很低的,這說明了我們傳統教育的參與感、還有學生的熱情是新的教育平臺無法取代的。

從高等院校的角度來看,奧塔哥校園的wifi和數碼平臺是完全打通的,可以隨時去看任何資料,包括圖書館之類的,奧塔哥大學像中學一樣,有面對面的課程,也有網絡課程,另外對校園外的學生提供函授課程,遠程課程,網上遠程函授課程,可以通過這個課程拿到學士學位,但這個學位目前還沒有被中國教育部認證,目前在商談過程中。

我堅信移動互聯網的教育項目是能夠成功的,我們現在有一些成功的項目是僅在網上開設課程的,不是同步的,這樣的好處是新西蘭全國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進行交流和互動。

但我們更希望學生能夠學會達尼丁那種獨特的會享受生活的生活方式,上海的學生能繼續參與新西蘭的文化交流合作,對生活有新的理解這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

(編輯:馬娟,如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系:wangps@21cbh.com;majuan@21cbh.com)(編輯 李二民 馬娟)

相關熱詞搜索:如何做

上一篇:外灘“地王”官司未了 辦預售許可證只為租賃?
下一篇:樓市調整將加速,軟著陸可期

分享到: 收藏

右側版權信息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財經時報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財經時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務

  違法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cncaijing@163.com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所有版權 中國財經時報網

  聯系郵箱:cncaijing@163.com              技術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