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在2015年CES(美國消費電子展)展示量子點電視之前,12月15日下午,TCL多媒體(01070.HK)率先在中國市場發(fā)布量子點電視。
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量子點”的概念背后,高色域(即色域覆蓋率更廣,色彩更艷麗)將成為2015年電視的賣點。而LCD(液晶)電視憑借量子點技術,已超越OLED電視的色域覆蓋率。
兩個陣營對壘
TCL多媒體首席技術官、全球研發(fā)中心總經理陳光郎介紹說,TCL量子點電視能達到行業(yè)最高110%NTSC色域,已經超過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OLED。所以,三星、LG也在研發(fā)量子點電視,亞馬遜、華碩已分別將量子點技術應用于電子書、筆記本電腦,蘋果很快也會把量子點技術導入手機。
三星今年已暫停OLED電視生產,LG在OLED電視上一馬當先。LG Display 2015年將聯(lián)手國內一些彩電廠大力推廣OLED電視。陳光郎認為,三星唯一拿出來與LG的OLED電視抗衡的就是量子點電視。據了解,三星將在2015年CES正式發(fā)布量子點電視。而TCL從兩年前開始研發(fā)量子點電視。
談及OLED電視與量子點電視兩個陣營的對壘,TCL多媒體CEO郝義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OLED電視是技術方向之一,但其產業(yè)化過程比預期慢。而量子點電視是能夠普及的產品,其畫質并不輸于OLED電視。
據了解,TCL的55英寸量子點電視售價12999元,電視機內還整合了哈曼卡頓A級音響。郝義認為,“我們這款產品無論畫質、音質,都完勝OLED電視,價位只有它的50%。”
為了打造這款TV+旗艦產品。郝義一年前邀請了丹麥前B&O資深設計師加盟,為TCL量子點電視導入北歐簡約、自然的設計風格。
不過,此前LG認為,量子點只是LCD電視向OLED電視演變的過渡技術。對此,陳光?并不認同。他說,“這是兩條不同的進化路線,不是誰把誰取代。量子點電視只是第一步,TCL的極致目標是做電致發(fā)光電視。”
明年三條產品線
郝義透露,2015年,TCL量子點電視將向更大尺寸、更節(jié)能、更高畫質方面拓展,擴至三條產品線。
“一是往上走,從55英寸擴至65英寸等更大尺寸,同時價格壓下來,從高端壓到中高端;二是更節(jié)能,IT公司也要用量子點技術,因為它更省電,我們將往更節(jié)能的方向走;三是追求更高的畫質。”陳光郎補充說。
良率是影響OLED電視成本的重要因素,量子點技術也曾碰到良率的問題。不過,陳光郎坦言:“我們‘玩’量子點電視兩年了,初期良率不好。我們要求零下30攝氏度,凍100個小時都要過關,難度非常高。經過半年的不斷調試,現在沒有問題。”
兩年前,陳光郎拜訪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時,與TCL量子點電視的合作方QD Vision公司相識。隨后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TCL集團CTO閆曉林博士在美國CES展期間,與對方商談合作。雙方歷經兩年合作,攻克了量子點電視的難關。
中怡康黑電研究中心總經理彭顯東認為,高色域將是明年彩電業(yè)的發(fā)展趨勢,目前國內已有多家彩電企業(yè)在高色域上參與競爭,TCL量子點電視是其中之一。
量子點材料將國產化
“高色域是指色彩更艷麗,目前實現它有幾種方法。”Display Search中國區(qū)研究總監(jiān)張兵分析說,一種是OLED;第二種是貼“量子點膜”;第三種是加“量子點管”;第四種是改善LED背光。“除了OLED,其他三種技術都已經成熟,相比之下OLED電視的成本也是最貴的。所以,原來OLED電視獨步天下的高色域優(yōu)勢,正在逐步被LCD電視縮小差距。”
不過,目前量子點材料供應商比較少,可能會成為量子點電視普及的掣肘。陳光郎透露,除了美國QD Vision公司,TCL多媒體在國內也有合作伙伴可以合成量子點,下一步TCL將推動量子點材料的國產化。
如何推廣也是一個考驗。張兵提醒說,高色域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消費者感受到,因為在85%以上的色域,普通人的肉眼比較難分辨。
“和普通電視一對比,就能看出來。”郝義自信地說,除了在國內市場鋪貨,即將到來的中東迪拜購物月TCL的量子點電視也會上架,“在全球其他區(qū)域將領先于我們的友商推出這個產品,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制高點”。
(編輯:李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