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宣布為所有來店會員免費提供卡布基諾咖啡之后,哈根達斯又緊鑼密鼓的重磅推出融合了哈根達斯經典冰淇淋口味與Illy咖啡的咖啡豆的最新咖啡產品——“彩色拿鐵”,正式吹響了進軍咖啡產業的號角。(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哈根達斯未來將從產品推新、門店升級、文化倡導等多個抓手推動咖啡事業在中國市場的攻城略地。不過,對于未來將要采取的戰略規劃,哈根達斯的回答依然相當謹慎。哈根達斯方面表示:“進軍咖啡行業,哈根達斯已經醞釀了很多年。未來,我們可能將開出哈根達斯咖啡店,以咖啡作為主打產品,同時有可能將我們的業務延展到更多產品上。”
跨界咖啡業
跨界攪局咖啡業,哈根達斯絕不是先行者。且不說麥當勞、肯德基、85度C這些傳統食品企業,就連非傳統食品企業也將一只腳踏了進來:網游公司邊鋒已經開出了首家“三國殺”主題咖啡廳;以宣揚公益概念的美國輕便鞋品牌Toms Shoes也宣布成立新公司進軍咖啡業。
咖啡業緣何成為跨界首選?中國龐大而又亟待開發的消費市場也許是主因。雖然目前中國人的咖啡消費量仍然不大,平均每個中國人每年的咖啡消費量僅有4杯,即使是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費量也僅有20杯,而近鄰日本,人年均消費200杯、韓國人年均消費140杯;但增長勢頭非常可觀:中國咖啡消費年增長率為15%,而世界咖啡消費年增長率僅為2%;中國的人均咖啡消費量正以30%的速度逐年遞增。
品牌營銷學專家王磊告訴記者:“成功的品牌跨界創新需要基于一個獨特的核心價值,再以自身品牌的‘核心價值’為核心理念打造跨界產品,制造出全新的細分市場。”
“我們在做一杯好咖啡。”哈根達斯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哈根達斯的門店售賣區已經在原先簡單、優雅的風格上有所突破,加上了顯眼的咖啡元素,色彩、裝修風格上也融入咖啡文化,甚至咖啡機旁邊的咖啡粉包裝上Illy的商標也更加顯眼了。
“新的咖啡產品繼承了哈根達斯的高品質冰淇淋基因,同時又會帶給消費者全新的體驗風味。”哈根達斯的內部人士在介紹情況的同時還向記者做起了推廣:“這次和Illy咖啡聯手,是因為Illy是意大利的國寶級咖啡,他們的咖啡品質人所皆知;再加上哈根達斯獨特的風味,相信會創造出全新的特色拿鐵咖啡。”
哈根達斯隨咖啡一起推出的咖啡杯也讓人眼前一亮。這是一款將打破你對傳統咖啡杯認識的新杯子,其形狀類似于大號咖啡杯,但是完全由玻璃吹制且通體透明,杯子的內外壁之間真空。在喝咖啡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清晰的看到杯子里面的世界。
目標鎖定90后
很顯然,哈根達斯在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新標準來打造它的咖啡之路,但是市場會接受嗎?
“星巴克為中國的咖啡連鎖業奠定了眾多標準,讓很多人在喝雀巢速溶咖啡基礎之上提升了咖啡品味——現磨的咖啡口感更佳;甚至讓一些很少接觸咖啡的人將‘星冰樂’這種由濃縮咖啡、低脂牛奶、砂糖等混合而成的飲料與咖啡之間劃了等號。但星巴克的模式也許已經不再具有復制性。”迪歐咖啡前門店長韋仕群說,“因為90后即將作為消費市場的主力群體閃亮登場。”
“哈根達斯正在努力打造屬于90后的咖啡新文化。”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哈根達斯高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哈根達斯被稱為‘冰淇淋中的勞斯萊斯’,但如果以這個態度來打造咖啡,90后群體未必會認可。 那么90后是什么樣一群人,到底喜歡什么?我們也花了相當長時間研究,希望通過產品的色彩傳達多維的情感。”
在咖啡業打造一種新的標準和文化雖然很有氣魄,但衡量連鎖店強大與否的第一指標仍然是門店的數量。目前,美國的星巴克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已經離達到1500家的目標越來越近,英國的Costa門店數量已經過300家,香港的太平洋咖啡門店數量在200多家,就連后起之秀韓國漫咖啡的門店數量也已經過100家。對于哈根達斯而言,想要趕超仍需時日。
據悉,哈根達斯已經將單體咖啡店的規劃列入了日程。也許不用多長時間,你就可以在上海的商業中心看到它了。
(編輯:余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