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小米公司官方微博中透露,印度德里高院做出判決,允許小米手機在印度恢復銷售。“紅米1S明天開始預約,下周開放購買,紅米Note 4G計劃新年前開賣。我們將繼續致力于為印度米粉提供更多優質平價的小米產品。”小米在微博中說。
今年12月11日,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愛立信的標準核心專利組合(SEP),并下發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
“小米公司獲益于我們巨額的研發投入而拒絕為我們的技術支付合理的許可費用,這是不公平的。”愛立信在發給《第一財經日報》的回應中稱,過去3年多,愛立信一直嘗試與小米公司就其符合GSM、EDGE和UMTS/WCDMA標準的產品的專利許可授權事宜開展誠懇的對話。然而,小米始終拒絕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視(FRAND)原則的基礎之上,就獲得愛立信的知識產權使用許可一事,以任何方式回應。愛立信稱,自己萬不得已,只能采取法律行動。目前法律程序正在進行中。
當時,小米方面對本報回應,“公司尚未接到德里高等法院的官方通知,我們的法律團隊正在對此進行評估。”
知識產權問題是懸在小米國際化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在今年10月的WSJDLive會議上,小米的知識產權問題被主持人當作重點之一來提問。也有小米的競爭對手認為,小米擴張到美國和歐洲可能會面臨大量專利侵權的官司。
不過,當時小米高管巴拉表示,小米在中國申請了多項專利,在國外也購買了很多授權。訴訟風險對小米國際化擴張的市場決策方面“不是決定因素”。
關于專利問題,小米已經警醒并采取行動。小米成立一年開始申請專利,《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檢索到,在國內,小米公司最早的專利申請為“一種添加聯系人信息的方法”,申請日為2010年12月27日。
記者用小米科技檢索發現,小米申請的專利數量為1546項,其中發明公布1443件,實用新型專利31件,發明授權12項,外觀設計72件。
(編輯:吉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