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32億,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金絲猴”)將易主為美國“好時”。27日,新華社對外發出這條消息。此前一天,雙方首輪交割在上海完成,美國好時前期拿出24億多元,收購金絲猴80%的股權。剩余部分將在明年完成。
這意味著,縱橫中國糖果市場20余年的金絲猴,將徹底披上美國好時衣裝。于金絲猴而言,在徘徊幾年上市不得,進攻地產亦不景氣后,做出這樣的決定無疑是明智之選。同時,對于急于做大中國市場的美國好時來說,這也是一次機會。
本報訊
源頭前身曾是農機修理廠
金絲猴(沈丘豫東公司)生產線
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金絲猴的前身是河南周口一個偏遠鄉鎮的農機修理廠。
在上世紀70年代最后一年的秋天,周口市沈丘縣付井公社農機修理廠倒閉。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隨后發生在這個小廠身上的變革,會引發數十年后中國食品企業界的震動。
危急時刻,當地人趙啟三被委任為修理廠末代廠長。在他的“棋盤”中,修理廠搖身一變,一個嶄新的沈丘縣食品總廠輕裝上陣。
從生產點心、月餅做起,到生產黃桃、梨等水果罐頭,再到上馬當地人見都沒見過的“巧克力”,遵循市場需求的原則,當時的沈丘縣食品總廠生意火爆。至上世紀90年代,趙啟三帶領這個白手起家的食品廠,已創下了上千萬的年產值。
1992年時逢農歷猴年,趙啟三注冊了“金絲猴”商標。次年,剛滿1歲的金絲猴吞并上海一家虧損食品廠,從此叩開上海市場大門。直至2004年,金絲猴總部由河南遷入上海,徹底完成從一個偏僻的鄉鎮向國際化大城市的戰略轉移。
變化上市、進軍房地產受挫
第一次大的變革在2008年。彼時,金絲猴集團公司對其子公司“上海金絲猴食品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擴股,改制變更為“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之后,金絲猴開始了長達數年的艱難上市之旅。不過,這一愿景時至今日未能實現。
2009年底,金絲猴曾得到一筆投資:北京九鼎投資公司、北京科橋投資公司和幾位自然人共同募集資金約2.5億元,購買金絲猴21%的股份。當時,金絲猴曾一度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提出兩年內上市的目標。
苦苦尋求上市未果后,金絲猴沒有一頭撞在南墻上。它轉而進軍地產市場,以期謀得突破。據有關人士透露,金絲猴在發源地周口沈丘涉足地產行業,可偏偏遭遇房地產淡季。
兩次突圍不成,金絲猴醞釀再次變身。這一次,它瞄準了合資。其創始人趙啟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直言,金絲猴在上市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這讓高層最終定下“上市不如合資”的策略。
金絲猴最早接近美國好時,可追溯到2012年。當時,金絲猴在河南沈丘的豫東食品公司開業,趙啟三向前去采訪的媒體記者透露說,目前企業正與全球最大的巧克力生產企業——美國好時公司洽談合作,有關合作事宜雙方高層人員已多次接觸真誠洽談。
或許已決意出嫁,金絲猴臨行前還不忘給家鄉一個甜蜜的擁抱。為支持沈丘縣產業集聚區發展,金絲猴于2012年投巨資布局建設了占地300多畝的沈丘豫東金絲猴食品公司。目前該公司年產值10.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