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武漢鐵路局對外透露,“九州貨物快運”鄂東南環線將于今晚開行第一趟列車,該環線全程23小時,根據起點站與終點站之間的距離,每噸貨物運輸價格從38元到70元間不等,其他環線列車將于9月20日前開通。湖北省境內和豫南地區只要有鐵路的地方,都可以辦理鐵路快遞。這些貨運列車將統一品牌——“九州貨物快運”。(見長江商報9月16日)
不僅如此,上海鐵路局推出的長三角貨物快運列車,濟南鐵路局的“齊魯貨物快運”等等。貨物快運在鐵路部門全方位展開,無不表明鐵路部門對推行貨物快運的信心和決心。
貨物快運是個新鮮事物,但對于鐵路部門來說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運輸優勢。是因為,其一它以“貨運客運化”為出發點,快速貨運列車將有時刻表,準點發貨,準點到達,裝卸迅速。其二,運行速度提高到了120公里/小時,大大縮短運貨時間。其三,運費較以往貨運低。其四,聯網布局,方便貨主運貨到達周邊地區,快速搶占市場。第五是不受天氣的影響,隨時將貨物送到貨主的家門口。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運輸“散貨”。據了解,只要貨物體積大于0.02立方米(10公斤以上除外),“九州貨物快運”都可以受理。由此,鐵路部門就對公路物流發出強有力的挑戰。以往“散貨”受限于需要快速運輸,小批量運送的限制更多的選擇公路運輸。如今,鐵路以其大運量長距離,快速化,較少受天氣影響并且方便地實現馱背運輸、集裝箱運輸及多式聯運的優勢勢必獲得貨主的青睞。
由此看出鐵路部門在貨運方面的經營方式,其推出三類貨運產品分別瞄準不同市場:整車運輸鋼材、煤、糧食等,高鐵快遞以小件物品為主,城際快速貨運則主打零散貨物。這也意味著,鐵路已全面進軍貨運市場,搶食市場蛋糕,也讓我們看到了鐵路部門就是利用鐵路運輸優勢,不僅服務號旅客的出行,更應該為貨主服務、為社會經濟服務,帶動各地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作者:張培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