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僅50元,經銷商不敢漲價
2004年就開始賣茅臺的喬女士,經營專賣店已有10年。“2008年到2012年,是高端白酒的黃金期,銷量大,走貨快,利潤也高。那幾年的確賺了不少錢。后來‘八項規定’一出,酒就不好賣了。”
而每年中秋節前提價的慣例也被打破,“酒不好賣,我們不敢漲價”。據店員介紹,這些酒從去年至今,節日期間一直沒漲過價。按照800多元的進價計算,每瓶酒的利潤僅約為50元。“很多小代理商連房租都掙不回來,支撐不下去了”。
在另一家位于西城區的煙酒超市,記者發現53度飛天茅臺標價為980元,略高于周邊其他超市。已開店十年的老板抱怨賣茅臺、五糧液(19.09, -0.32, -1.65%)的店太多了,“現在到處都買得到,你一漲價,人家就到別處買了”。老板懷念曾經價格“噌噌”往上漲的時候,“漲價大家才能賺錢,降價就都賺不到錢了。以前的存貨沒賣出去的,按現在的價賣,賠死了。”
喬女士慶幸曾抓住白酒行業“最好的時候”,賺足了資本,得以在眼下的行業危機面前暫能“臨危不亂”。
喬女士勸25歲、剛剛辭職決定創業的女兒不要再涉足白酒行業。“要在前幾年,我會考慮把女兒留在身邊,那時我們專賣店的店員一個月能拿一萬多塊錢,現在不行了。”喬女士透露,茅臺公司只給每家店補貼兩名正式店員的基本工資,而其他非正式店員,酒賣不出去便掙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