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本監管新規的實施和不良貸款規模的擴張,國內商業銀行的不良壓力凸顯。為緩解資本吃緊的壓力,商業銀行紛紛通過多途徑緩解資本壓力,或上市,或發行優先股,或發行二級資本債擴張資本。
在國有大行中,中行和工行近日也加入到了發行二級資本債的行列,而此前,僅僅是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在發行二級資本工具。
中行8月5日公告稱,將于8月8日發行債券融資人民幣300億元。中行擬發行的二級資本債期限為10年,中銀國際證券為主承銷商。
中行也將成為今年以來第15家發行二級資本債的銀行,而工行此前已于8月4日發行了10年期固定利率的20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票面利率5.8%。
此前,多家商業銀行已經密集發行二級資本債用于充足二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中國貨幣網顯示,除了中行和工行之外,今年以來已經有包括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杭州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盛京銀行、招商銀行、天津農商銀行、平安銀行等在內的13家銀行發行了二級資本債。
上述15家銀行一共發行超過1500億元二級資本債,除了錦州銀行是在1月份發行之外,其余均在3月之后發行,其中,數額較大的中行和工行分別發行300億元和200億元,以及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分別發行的200億元、200億元和162億元。而在去年,僅有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一家發行了15億元10年期二級資本債。
從上市銀行一季報數據來看,與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農商行相比,國有大行資本充足率壓力相對較校中行的資本充足率12.05%、農行為11.87%、工行13.22%,建行則為13.50%;股份行銀行則相對較低,如興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1.06%、光大銀行10.21%、民生銀行為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