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7月19日表示,房地產是今明兩年最突出的不確定因素。他預計,房地產需求峰值期已經出現,幾年以后房地產投資要增長5%難度相當大,“這次是一個歷史性的拐點”。
在19日下午召開的“2014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劉世錦說,“我今天上午在呼和浩特,呼和浩特據說是全國第一個政府公開取消限購規定的城市。我呆了一天,抽時間轉了一轉,那里確實樓是比較多的,相當多的樓都是有一個架子,門窗還沒有搞上去,但是看起來已經荒涼許久了,因為沒有人在那里活動。”
劉世錦說,這讓他突然想起10多年前曾經在海南三亞看到過的情形,什么叫做房地產泡沫以后的情景?就是有些房子已經蓋成了但沒人住,有些房子剛封頂,有些地基剛搭好,有些僅僅是一塊地,各種形態都有。
最近,社會上有關房地產的議論非常多,許多人在討論“是不是出現拐點了”,也有人認為“最近是一個低點,再過一兩年以后還會出現高點。”
劉世錦非常明確地表示,“我們研究的結果認為,這次出現的拐點不是短期的周期性拐點,是一個長期的拐點。”
他說,中國在整個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房地產需求的峰值期現在已經出現了,“我們兩三年前已經算過這個帳,構成中國房地產70%以上住宅的需求峰值是1200-1300萬套住房,這個峰值預計在今年是能夠達到的,達到以后基本上就是走平甚至逐步回調,可能幾年以后房地產投資要增長5%難度都相當大,這次是一個歷史性的拐點。”
“我們的研究不支持房價長期地增長,我幾年前一直是這么一個觀點。”他說。
劉世錦分析說,中國的高增長主要靠高投資帶動。高投資中主要三塊,基礎設施占20-25%,房地產占25%,制造業投資占30%以上。所以中國的高投資要下來,一個通俗的解釋就是基礎設施、房地產和出口三只“靴子”要落地。
研究顯示,中國基礎設施投資高峰期出現在2000年左右,最近幾年實際比重在逐步降低。出口已經下來了,過去兩三年中國經濟由10%左右降到8%以下,就這兩個“靴子”相繼落地以后帶來的結果。
劉世錦說:“我們現在面臨的是第三個‘靴子’即房地產投資落地的問題,房地產的‘靴子’如果落地,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底基本上也就找到了。”
那么,第三只“靴子”的落地還需要多長時間呢?劉世錦估計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但這只“靴子”落得不能太急,要爭取軟著陸。因為很多地方政府這些年就是靠土地或者賣地的收入去銀行貸款,如果房地產下得太快,一系列的風險包括銀行的風險、地方政府財政的風險都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