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滿“藝術照”
“為孩子找對象,挺下血本的”
記者獲悉,人民公園“相親角”存在已將近十年了。公園5號門邊上的一條藍色頂棚的走廊,每到雙休日就掛滿了各種征婚啟事和青年男女的照片。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如今掛出的照片已經不只是簡單的打印沖洗,而是制作考究的藝術照。
“現在為孩子找對象,都挺下血本的。”徐老伯席地而坐,熟練地撐開雨傘,把女兒的照片掛在傘尖上。
宋阿婆為了29歲的女兒,已經堅持在“相親角”擺攤3年了。記者上前問她,沒有成功過嗎?宋阿婆的回答很實在,“人家有意向我們不滿意,我們有意的,人家或許有其他選擇。相親嘛,本來就是雙向的,合適的還能湊到一起,那是緣分。”宋阿婆跟記者說,“相親角”里有所謂的“黑五類”——年齡大、形象不佳、職業歧視、有婚史和無房無車。“我們年輕時還是看人的,現在都談條件,時代不一樣了。”
3年駐足“相親角”,也給宋阿婆積累了相當的“識人”經驗。“看一個人穿著打扮,不在于名牌,而在于是否得體。”
宋阿婆經常問男方“小區里停車方便嗎?”“回去高架堵車嗎?”“你別小看,這里面的門道多著呢。”宋阿婆向記者解釋,如果停車位按天計算,15元以內的說明住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老公房或者郊區的中檔商品房。再看走不走高架,如果走高架,再算下他到家時間,就知道他住郊區還是市區,對方大致條件就清楚了。
取締“相親角”是謠言
“這種以父母出面‘代相親’為主體的相親方式,其實質就是一種將子女‘推銷’出去的過程。”心理學家任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親角”存在一種無形的“契約”,那就是“門當戶對”,“因為孩子雙方都沒見過面,父母之間所謂‘合適’都是各種條件的對等。”
火爆的相親市場也讓部分企圖借此牟利的“黑中介”混了進來。對此,9月初,上海民政、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對人民公園“相親角”進行聯合整治。
不過,讓當地主管部門始料未及的是,有關“相親角將被取締”的傳言甚囂塵上,一時讓不少急于操辦兒女終身大事的家長心急如焚。
對此,上海市黃浦區綠化管理署書記蔡銘鴻表示,公園不會干預市民自發形成的“相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