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透露,央行在8月15日組織了包括網貸企業在內的各方,閉門研討P2P網貸評級制。也有媒體稱從央行獲悉,央行正考慮建立P2P平臺監管系統。而銀監會創新部副主任楊曉軍在出席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圓桌會議時透露,P2P監管細則有望在下半年或明年初出臺。
據了解,明定位、不碰錢、有門檻、重透明、強自律,以及細化行業門檻內容和資金實行獨立第三方托管等監管意見將成為P2P網貸平臺的監管導向。
柯荊民認為,P2P網貸作為一種新型的互聯網金融形態,其定會在規范中得到發展。“監管肯定會設置準入門檻,而P2P需要建立較高的行業準入門檻,設定資本金規模要求以及牌照頒發政策,不能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另外,今后也將有規范禁止P2P搞擔保了,也就是說,P2P平臺要完善自身的風控體系,今后去擔保化將成必然趨勢。”
浙江微貸網CEO姚宏表達了對P2P網貸步入監管時代的期盼與支持。他表示,一個行業從形成到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政策法規的引導和管理,加強監管才能促使浙江P2P行業健康成長和業界良性競爭。
位于杭州拱墅區一家P2P平臺運營總監向記者透露浙江做P2P網貸的人越來越多,也肯定存在動機不純的。監管細則落地后,必然會洗掉一定數量的平臺,使得P2P網貸進一步走向規范化。作為較大的平臺,我們肯定是支持甚至盼著監管加強,而對于一些只想分一杯羹的小平臺來說,恐怕對監管出臺的心情就不那么迫切了。
柯荊民表示,包括浙江在內,P2P網貸行業競爭會愈發激烈,隨著大批主流機構,如上市公司、銀行、保險公司等進入這個行業,整個行業的發展必將得到促進。而最后經過大洗牌留下來的才算是穩定發展的平臺,它們的核心競爭力是平臺模式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