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路的改造方案牽動了許多市民的心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據東方今報報道:據報道,農業路快速化工程規劃調整,南陽路至中州大道段由下穿改為高架。這一消息引起不少市民和網友熱議。有人擔心,農業路東段高架會“毀掉”路兩邊已經成規模的“總部經濟”;有人支持,認為高架有助于解決鄭州激增的汽車數量和道路資源之間的矛盾;還有人發問,農業路高架后還適合修地鐵嗎?
【市民講述】
剛買的房門前要建高架橋
鄭州市民王女士幾個月前剛在農業路文化路附近貸款買了一套學區房。昨天上午,一則消息讓她坐立不安:媒體報道,農業路快速化工程規劃調整,南陽路至中州大道段由下穿改為高架。
王女士新買的房子還沒交房,緊臨農業路,“孩子將來上學要住這房子,天天晚上聽著高架橋上汽車的噪音咋能睡著覺?”王女士很是擔心未來的生活受到橋上往來車輛的影響。
在她購房小區的業主QQ群里,整整一個上午,準業主們都在七嘴八舌地發言,不少人提議:要讓施工方在高架橋上全程安裝噪音屏蔽墻。
王女士也沒閑著,她不斷撥打鄭州市城鄉規劃局留下的意見反饋電話,卻總是遇到占線。看來,和她一樣關注這事兒的人還真不少。
【網友議論】
會“毀掉”商務總部大道嗎
在網上,對農業路高架的議論也是熱火朝天。
網友“審丑疲勞”發帖說,作為鄭州業已成規模的商務總部大道,農業路每一棟寫字樓的稅收都是一座金礦,再加上沿街大學、機關等,簡直“就是一條直線的CBD”。他擔心,農業路高架橋會割裂周邊機關、寫字樓、商場的空間環境,導致商業“凋零”,同時還會帶來高爆噪音、高峰期成為“高空停車場”等問題。
還有網友認為,規劃公示高架上下匝道橋紅線寬度有76米,南陽路到中州大道這一段有很多建筑距離道路比較近,豐慶路、文化路、花園路、經三路、東明路等規劃了匝道的路口路面都不寬,那些高層建筑拆也不是,修也不是。
當然,也有對網友對農業路高架規劃點“贊”。網友“yoyo楚涵”發帖說,城市里現在擁堵最明顯的現象是車太多,修了高架,車輛更多地從高架上通過,地面層的車流量會顯著減少,擁堵也就會減少。
網友“aw1109”說,高架建設速度快,拆遷成本低,只要設計合理就行。
【官方解釋】
鄭州市政府:調整出于安全和成本考慮
雖然大家的觀點不同,但大部分人都有同樣的疑問:農業路南陽路以東路段快速化規劃由下穿隧道改為地上高架,究竟是為什么?
有一種解釋說,農業路快速通道沿途與幾條地鐵線路相交,下穿施工必須與地鐵同時盾構施工,才能確保工程的安全性,但目前市區的地鐵施工工期安排,和農業路快速路工期并不一致,如果建下穿隧道,工期難以保證。
這個解釋讓不少網友感到疑惑,難道因為某幾個節點工期不一致的問題,就改變了半條路的規劃嗎?之前,為了配合市政工程建設,在地下隧道開挖前,地鐵1、2號線的一些站點已經提前施工了,這不說明地鐵工期是可以調整的嗎?
事實上,農業路快速化工程規劃方案3年內已經兩度調整。調整的原因真像網友說的那么“簡單輕率”嗎?
“農業路快速化工程是高架還是下穿,這是個嚴肅的事,政府部門研究了多套方案,多次進行論證。”昨天,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關部門對兩種方式的施工工藝、主城區開挖深度、對兩側建筑的影響等因素反復考慮,因為農業路在城區,兩側高樓比較多,下穿隧道工藝要求比較高,主要為了安全性考慮,才將規劃調整為地上高架。
鄭州市城鄉規劃局交通規劃處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解釋了方案修改的一些原因:和地上高架相比,下穿隧道工程要涉及沿路地下管線改遷,在穿越地鐵線路時,也會令地鐵工程建設難度增加,拆遷范圍也更大一些。綜合工程成本、拆遷成本,政府相關部門才決定調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