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非公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
第二批民資準入項目或月內出爐
不出意外的話,眾多民企將在武漢開啟新一輪投資之旅。
根據《意見》,武漢將制定非公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具體辦法,推出第二批38項、總投資1012億元對民間投資開放的重大項目,制定和落實準入、信貸、土地、用能、環保、監管等配套政策措施,確保投資者合法權益。“第二批民資準入項目的范圍比首批更廣泛,包括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社會事業三大領域。”武漢市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目前,項目清單已呈遞給市政府,有望本月內批復。
去年6月,武漢市發改委端出首批包含87項重大項目的“大蛋糕”,邀請全社會民營資本分食。然而,從首批項目來看,大多數是體量比較大的公共設施,如盤龍城考古遺址公園、雜技廳新建項目等。一些上十億、百億的重大項目,很難有民企能夠拿得下來。諸多民企表示:“蛋糕太大,吃不下去。”
對此,武漢市發改委人士介紹,第二批項目有針對性地把項目切割成小塊,而且新增了一些準經營、有收益的項目,吸引民資。
另外,針對民企反映的“基礎設施項目資金回籠慢”的問題,發改委將鼓勵民間資本以“公私合作”(PPP)、建設—移交(BT)、建設—運營—移交(BOT)等模式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公益性事業項目的建設。
企改
個體戶轉企業有5年過渡期
試點國有企業負責人市場化選聘
《意見》鼓勵個體工商戶轉為企業、規模以下小微企業上規模,對“個轉企”的小微企業給予不低于5年的過渡期。
在過渡期內,對不具備查賬征收條件的轉型企業稅收按照規定實行核定征收方式;對轉型戶,由地方財政憑工商登記手續給予適當獎勵。
年初,武漢提出目標,全年要新增30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此,專門出臺鼓勵措施——對新增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上年繳納的市以下地方稅收為基數,3年內增量部分的60%按規定安排用于支持企業擴大再生產。
在國企改革方面,武漢將擬定《關于推行市場化選聘企業領導人員工作的意見(試行)》,開展國有企業負責人市場化選聘試點。
武漢還將制定《武漢市人民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放開市場準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政府采購項目年度預算總額的30%以上份額,專門面向本市中小企業采購。同時,資助企業赴海外參展參會,對參加國內外國家級或行業知名展會的企業,最高給予50%的展位費補助。
減負
困難企業緩繳社保6個月
降低武漢企業的社保費用
上半年,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尤其是融資難題始終難破解。
據發改委對94戶小微工業企業的調查,有60%的企業有融資需求,但僅有11.7%的企業得到銀行貸款。上半年,武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費用52.7億元,增長38.2%。
為此,《意見》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專項金融債券用于小微企業貸款。對銀行增加小額貸款年度貸款總額的,銀行每增加1億元,將給予10萬元獎勵,最高獎勵50萬元。
為了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武漢建立涉企收費清單管理制度,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的收費項目。
同時,降低企業的社保費用。對生產經營困難,不能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允許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不征收滯納金,參保人員社會保險待遇不變。參保企業月平均工資低于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及核定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數;對實行浮動費率核定企業工傷保險繳費費率的,按所屬行業的基準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