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關資質、材料不全、證件造假……廣西藤縣涉及近8萬名小學生的營養餐項目招標,6家中標單位竟有3家“有問題”。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政府實施的改善農村地區兒童營養的項目,可是這項“良心工程”近年來卻頻被“揩油”抹黑。無資質企業中標,會給“營養餐”帶來多大的安全隱患?
企業“借殼”招投標
今年6月26日,廣西藤縣政府網上發布一份中標公告,全縣小學生營養餐采購招標活動中,共有6家中標單位,涉及金額2844萬元。然而,記者調查發現,6家中標單位中3家存在問題。其中有一家根本未直接參與招投標,而是被“借殼”。
記者7月22日還從南寧市青秀區工商局查詢到,在此注冊登記的南寧望鯉商貿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中,未包含招標公告中要求需具備的經營預包裝食品、乳制品條件;記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局企業查詢系統中未查到“南寧市丹軒商貿有限公司”,只有一家在南寧市青秀區注冊登記的“南寧市丹軒貿易有限公司”,其經營范圍也不包括預包裝食品、乳制品。
藤縣教育局也證實,南寧市丹軒商貿有限公司、南寧望鯉商貿有限公司提供的營業執照原件涉嫌造假。廣西南寧渡龍商貿有限公司的食品流通許可證證號與招標材料中的證號不符。
投標“原件是假的”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未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不得從事食品經營。
本應沒有機會參與招投標的“問題企業”為何能“闖”過招標方、采購監督部門、招標代理方和評標委員會等一路關卡?招標方藤縣教育局稱,教育局派出一名代表作為評標委員會成員,對招投標活動實施監督。評標委員會成員覃鋒告訴記者,評標委員會只負責對招標代理方提供的投標單位材料打分,至于“提供的文件是真是假,并不在審核范圍”。
廣西科聯招標有限公司藤縣分部經理陳鋼說,在接受投標單位報名時,所有材料中原件和復印件是一致的,問題可能出在“原件是假的”。他表示,核查企業證件的真偽難度很大,加上有的為外地企業,所以未核實原件的真假,也未向有關部門提出審核申請。
藤縣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覃瑜說,招標代理方負責對投標單位提供的材料真實性進行審查,如果他們認為有必要核查材料原件,可向工商或采購監督管理辦公室提出申請。她表示,未接到廣西科聯招標有限公司的申請。